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全民「自家」發電 每度賣五元

時間:2018-04-18 09:12:47來源:大公網

  圖:海港城天台上以320套太陽能光伏系統組成的太陽能發電系統,屬全港最大規模的太陽能發電系統   大公報記者蔡文豪攝

  全民「賣電」有錢賺!「上網電價」補貼計劃細節昨日出爐,規管本地兩間電力公司的新一份《利潤管制協議》今年底起生效,環境局建議,全港住宅或工商用戶在未來15年內,可透過安裝可再生能源系統,將靠太陽能或風力產生的電力,以每度介乎三至五元的電價,售予兩電,較現時兩電電費高約3.5倍。按早前一項相關研究結果顯示,全港31萬幢建築物中,多達七成半(約23萬個)天台能裝太陽能板。環境局局長黃錦星認為,計劃具足夠經濟誘因,估算「賣電」投資者有望在十年內「回本」。/大公報記者 謝進亨

  中電及港燈新《協議》將分別於今年十月及明年一月生效,直至2033年年底。協議中首度引入「上網電價」計劃,鼓勵私營界別投資可再生能源,現建議只限於太陽能及風力發電。根據立法會秘書處今年一月的研究報告,按早前一項天台式太陽能發電研究結果顯示,本港31萬幢建築物中,75%的天台能裝設太陽能板,其發電潛力最高可達每年本地耗電量的10.7%。當中以新界地區的大約四萬間村屋,最有潛力發展「上網電價」。

  現時,本港多個商場已設有可再生能源系統,例如海港城、時代廣場和荷里活廣場。海港城天台上以320套太陽能光伏系統組成的太陽能發電系統,全港最大規模,每年平均可節省逾14.8萬kW小時的太陽能熱水系統,相當於每年平均可補償近7.6萬公斤的二氧化碳排放,或等同種植3285棵樹。

  投資再生能源設施 十年回本

  環境局最新提交立法會的文件顯示,「上網電價」計劃推出時,回購電價將以可再生能源系統的發電容量,劃分為三個級別。一般常見於村屋屋頂、發電容量等於或小於10kW(千瓦)的系統,可以每度五元售予兩電公司;安裝在一般建築物屋頂上、容量介乎10kW至200kW的系統,每度電四元;大於200kW、小於1mW(兆瓦),每度電三元。「上網電價」價格將每年檢討。

  現時,中電售予住宅用戶的電力,每度電收費1.154元、港燈每度電1.125元。相比下,「上網電價」定於三至五元水平,較電費高約1.7至3.3倍不等。環境局指出,回購價已考慮獨立顧問研究結果,亦與電力公司商討,相信「賣電」投資者有望在約10年內「回本」,包括可再生能源系統安裝、運作和保養的費用成本。但實際回本期須視乎其裝置的安裝成本、規模,以及實際產量等因素。

  黃錦星:對市民具經濟誘因

  黃錦星形容是次回購電價水平是全新建議,對市民和機構具經濟誘因,回報期縮短到10年。

  黃錦星又指,本港發展太陽能及風力發電的空間有限,加上兩電將新推的「可再生能源證書」可補貼開支,紓緩加電費壓力,初步估算兩電回購電力的開支,不會影響整體電價多於百分之一,屬輕微水平。

  至於外界要求當局放寬安裝太陽能板的高度限制,黃錦星稱,現行法例已一定程度鼓勵設置裝置,強調在方便市民同時要確保安全。

  港燈發言人稱,各項計劃將於今年下半年推出,細節將於今年稍後時間公布。中電發言人稱,下周聯同政府部門出席立法會環境事務委員會會議,講述新設項目安排。由於部分項目將於明年才推行,會與有關持份者繼續商討項目的細節,詳情今年第四季公布。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