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王家俊希望更多工種能接受南亞裔人士,讓他們有更多出路
不少南亞裔在香港只能從事回收業、建築等勞動力較高的工作。王家俊指出,由於部分學生是新來港,語文能力較差,即使15、16歲,但A至Z都不懂,難應付公開考試,無法升學,只好出社會工作,但現時政府對南亞裔學生的就業支援太少,出路少之下,只能轉投勞動力工作,甚至被不法分子利用。
王家俊認為,政府應加強助南亞裔學生進行生涯規劃,讓他們有更多出路。目前伊斯蘭脫維善紀念中學已和警隊、東華三院、遊樂園協會等機構合作,舉辦生涯規劃工作坊,讓學生到護士學校、幼稚園等職場實習一至兩天,助他們尋找自身興趣,發掘更多可能性。
他又希望更多工種能接受南亞裔人士,並建立南亞裔的職業平台,「好多健身中心、機場保安都需要英文好的員工,如果有一個職業平台,就可以幫他們聯繫不同工種,有更好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