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訊】記者曾敏捷報道:周三(21日)是廿四節氣中的「春分」,天文台昨日(17日)再調低當日溫度預測,料市區氣溫最低只有14℃,較昨日預測低1℃,亦是連續第二日調低預測。若天文台預測準確,本港將迎來25年來最清涼的「春分」。天文台科學主任表示,全球氣候暖化下,出現高溫紀錄的機會較以往大,但「春分」出現較低溫,估計受偶發性因素影響較大。
受東北季候風影響
踏入三月中,近日午間氣溫和暖,短袖衫已經出動,不過天氣乍暖還寒。天文台表示,預料與一道冷鋒相關的雷雨,會在周一及周二影響華南地區,隨後的東北季候風會在本周中後期為該區帶來普遍晴朗及顯著較涼的天氣。本港周二(20日)日間氣溫預計顯著下降,翌日「春分」更跌至最低只有14℃。
翻查天文台紀錄,本港錄得最熱的「春分」是在2013年,當日最高氣溫達28.3℃,而在1976年則錄得最低溫春分,只有10.2℃。近年「春分」日氣溫有高有低,其中1993年低至12.6℃,如周三低於1998年錄得的14.2℃,將是近25年最冷的「春分」。
天文台科學主任黎宏駿表示,天文台預計周三「春分」的最低氣溫約14℃,有機會納入最低溫「春分」紀錄頭十位。在全球氣候暖化情況下,出現高溫紀錄的機會較以往大,本港近年的廿四節氣日子,偶有創高溫新紀錄,至於低溫或其他情況,受偶發性因素影響情況較大。
專家:廿四節氣未必適用
有本港氣象專家認為,廿四節氣的起源地是我國北方,而香港位處華南地區,受不同天氣系統影響,廿四節氣未必適用於香港。不過,內地有研究顯示,受氣候變化影響,近幾十年來,每個節氣的增溫幅度都十分顯著,而滿足某個節氣氣溫標準的天數增減呈兩級分化趨勢,冬季愈來愈短,夏季愈來愈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