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李嘉誠:知識改變命運

時間:2018-03-17 03:15:05來源:大公網

  圖:汕頭大學划艇隊「功夫茶茶」於一月橫渡大西洋,創下四項世界紀錄。李嘉誠十分欣賞四名女生的勇氣和毅力,鼓勵她們做「激勵大使」,多與年輕朋友分享正能量

  李嘉誠的奮鬥史與事業人生充滿傳奇,為人津津樂道和羨慕,更是許多年輕人的偶像。昨日李嘉誠宣布退休的同時,也不忘勉勵年輕人,認為今日的香港同樣有好多機會,鼓勵他們增強自身競爭能力,因為「知識改變命運」,青年人要不斷求知,他更特別提出重點:要學習新科技。/大公報記者 賴振雄

  李嘉誠出生於潮州的書香世家,父親李雲經是小學校長,自小家庭環境很好。李嘉誠未足十歲已開始唸初中一,用今日的語言是「尖子生」。惜遇上日軍侵華,李嘉誠被迫停學,一家人為避戰亂,輾轉來到香港,年僅12歲就要到社會打拚。李嘉誠未夠14歲,父親逝世,家境逆轉,養家重擔從此落到李嘉誠肩上。

  然而,連番逆境卻令李嘉誠爆發出巨大的動能,他先由塑膠表帶公司學徒做起,再轉為全職工作。1950年,他首度成功創業,60年代中期更投資地產,逐步建立龐大的商業王國。

  堅守信念:做正路

  常被人稱為「超人」的李嘉誠,堅守一個信念,從開始做生意時,他已立定主意,一心一意,「做正路,正路一樣有路給你走。」

  創業路上,李嘉誠注重共贏,且不斷審視投資未來。1972年公司上市時,他決定不拿薪水,是其制勝之道。回顧幾十年經商生涯,李嘉誠說一直都盡力報答股東。「四十六年來,我從來沒拿過薪水或花紅,全部沒有拿。會計制度上我實際一年只拿五千元。但我相信生意起步時,自己經常在家請客、應酬,一晚應酬已花了這五千元。」

  「今日一樣有好多機會」

  時代不同,時下年輕人可能會說:「沒有第二個李嘉誠」,意即無法重演他成功的故事,甚至有年輕人會半打趣問:「為什麼我爸不是李嘉誠?」李嘉誠直指這種想法「是不對的」!也有年輕人對「先結婚還是先買樓」頗感困惑,李嘉誠則認為,如果大學還未畢業,已經說「冇樓唔結婚,這是不正常」。

  「當時是戰後不久,(那個時代)有好多機會,今日的年輕人亦一樣有好多機會!」年紀小小已被迫休學,卻堅持看《辭海》自修的他,即使事業有成,亦從未停止學習。李嘉誠深信「知識改變命運」,勉勵年輕人要增強自我競爭能力,包括要求知、增強自己、學習新科技及技術。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