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公和」深入人心,不少顧客長途跋涉也來幫襯
深水埗近年愈來愈多南亞裔人士聚居,而深水埗「公和荳品廠」所出產的豆製品亦深受當區南亞裔人士歡迎,為老店開闢新客源。蘇意霞最初對南亞裔人士常來光顧都感到好奇,直言:「如果唔係喺度做都無乜人會察覺到,可能好多人會覺得豆腐剩係華人會食。」但原來有許多南亞裔人士因宗教信仰,不吃豬肉或茹素,在港面對「搵食」困難,豆製品正正符合他們的需要。
由於南亞裔人士大多不諳中文,跟「公和」夥計的溝通全靠「手指指」,夥計有時找來蘇意霞「出手」用英文招呼。蘇說許多過來光顧的南亞人士都會問清楚產品是否含有豬肉成分,又會向她請教烹調方法,當中最得他們歡心的就是豆漿和豆腐,蘇說:「佢哋都好鍾意食㗎!佢哋好多時一、兩個幫襯過,就一傳十,十傳百咁,同返自己同鄉講。」就這樣,「公和」慢慢在當區南亞裔族群建立起名堂,想不到一磚豆腐,一杯豆漿,亦能充當不同種族文化交流的橋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