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內地近年接連推出通關改革措施,推動中港物流業發展
海關總署近年接連推出加速通關的新政策,獲業界普遍歡迎,有速遞公司負責人透露,近年採用全程電子化通關,由廣州運快件往香港,時間由過往四小時縮減至不足三小時,會研究最新推出的一體化通關,若運作成熟和更快捷,將會採用。
時間是金錢 會考慮採用
一名大型速遞公司負責人表示,以往從廣州機場領取速遞郵件和貨品,再通過轉關模式,由當地海關扣上鉛封,抵達皇崗口岸後再申報,由關員解封後赴港,耗時至少四小時,但近年使用跨境快速通關模式後,海關因信賴電子關鎖和GPS監控,關員甚少要求查車,一般花費兩個多小時,便順利通關抵港。
對於車隊會否改用一體化通關,該負責人稱因該模式推行不久,暫會觀察其效果,若運作成熟,以及比跨境快速通關更為便捷,會積極考慮採用,「對運輸企業來說,時間就是金錢!」
駕駛中港貨車20多年的香港司機潘先生表示,過往轉關申報模式費時,「隨時排隊等幾個鐘頭。」近期已轉用兩種電子化過關模式,「有時用電子關鎖(跨境快速通關),有時用一體化通關,直行直走,未試過有設備系統故障,也從來無被皇崗口岸關員截停查車!」
不過,也有少部分司機害怕改革,其中仍以口岸清關模式運貨的59歲司機李先生說,所屬運輸公司已訂購電子關鎖,預計農曆新年後才可領取,屆時會改變通關模式,但擔心一旦壞鎖,反而延長通關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