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卓廣指年輕一代對捐血救人意識薄弱,反而注重即時效用。澳洲紅十字會就有一套短訊系統,一旦血包已被使用,會發短訊通知捐血者,以鼓勵「首捐族」回頭並持續捐血。李認為香港有需要相關措施,下一步會考慮參考。
不過,李卓廣指香港要參考澳洲做法,還需研究如何配合醫院管理局的資訊科技指引。曾研究捐血宣傳手法的嶺南大學應用心理學系助理教授楊慧蘭則表示,實施時需注意港人對私隱的敏感度,以免惹用家反感。
另外,坊間不時有謠言指香港收集的血包會轉贈內地,李卓廣指出,所有收集的血液只會用於本地。
楊慧蘭早前曾就宣傳手法,與學生在嶺南大學進行研究,發現宣傳字眼影響捐血意欲,如用字有利他人,如「用生命影響他人生命」對我們中國人最有效;若不捐血就有壞處,如「可能下一個需要捐血係你家人」等,在外國非常有效,但在中國社會會視為詛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