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一籃子31銀主求售 廿年首見

時間:2018-01-31 03:15:23來源:大公網

  圖:赤柱富豪海灣外觀

  樓市剛性需求強勁,但仍不時出現銀主盤,剛便有一批共31個物業的銀主盤,以一籃子方式招標放售,可以說是廿年來首見例子,市場估計價值約12億元。/大公報記者 林志光

  第一太平戴維斯昨日登報指出,一批包括住宅單位、車位及寫字樓單位的銀主盤,將以招標方式出售,今年3月16日截標。據了解,銀主今次是以一籃子方式,以現況放售,買家必須全數購入,並不接受個別單位的洽購。

  富豪海灣及比墅為主

  根據土地註冊處及公司註冊處資料顯示,該批物業雖由多家公司持有,公司董事基本上是蔡穗新及柳宇等,蔡氏是樓東俊安資源(00988)的董事長,連同其妹蔡穗榕,於2016年被法國興業銀行香港分行,入稟高院呈請破產;柳宇則為俊安資源(香港)的首席執行官及董事。該批物業主,絕大部分是由東亞銀行承造按揭,部分涉及第二按揭,故相信今次放售物業的銀主亦是東亞銀行。

  資料顯示,該批物業主要以赤柱富豪海灣及大埔比華利山別墅為主,各有六幢洋房及14幢洋房,其他還包括跑馬地樂天峯、大坑名門等豪宅單位,另有銅鑼灣力寶禮頓大廈兩個寫字樓單位,和兩個樂天峯車位。物業是上述人士該2004年至2011年間斥逾九億元購入,單是富豪海灣的六幢洋房,購入價便約4.8億多元,其中D23號及25號洋房,更是當時由發展商富豪國際(00078),經合法改動,併為一幢實用面積逾6700方呎的大獨立屋,蔡氏等於2008年中以2.14億元購入,翌年曾以3.3億元售出,但新買家最終卻選擇撻訂離場。另蔡氏等於2007年斥逾兩億元購入比華利山別墅銀池道及湖景道共14幢洋房。

  97金融風暴曾現大批銀主

  大批銀主盤湧現,相信要追溯至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後,當時由豪宅大王秦錦釗的建萊集團,曾坐擁約百個港島半山豪宅單位,受風暴打擊,最後有約60個豪宅被銀主沒收,並於2002年中開始被分批出售。

  而樓東俊安資源前身是新銀集團,原以物業投資發展、酒店投資及營運,和證券投資買賣等,後轉向焦炭製造及發電的能源業務發展。集團總部設於銅鑼灣力寶禮頓中心12樓,惟該廈兩個單位分別16樓A室及20樓全層皆淪為銀主盤。集團董事長蔡穗新及首席執行官為柳宇,亦積極投資本港豪宅,2004年開始掃入赤柱富豪海灣,其後掃入大埔比華利山別墅。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