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33科學家指導128學生 走科研路

時間:2018-01-29 03:15:09來源:大公網

  圖:特首林鄭月娥(左五)、創新及科技局局長楊偉雄(左三)、教育局局長楊潤雄(右三)、港科院創院院長徐立之(右五)、香港工程科學院院長唐偉章(左四)、香港科學會主席陳繁昌(右四)、香港城市大學校長郭位(左二)、香港津貼中學議會主席潘淑嫻(右二)、香港直資學校議會執委鄭建德(左一)及政府中學校長協會主席黃廣榮(右一),一同主持「名師高徒」導師計劃的啟動儀式

  為培育創科新世代,港科院、香港工程科學院及香港科學會首辦「名師高徒」導師計劃,邀請33名本港著名科學家及工程師,擔任128名志在科技的高中學生的義務導師。啟動禮昨在香港城市大學舉行,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親臨主禮並致辭。未來兩年,徐立之、袁國勇和陳繁昌等著名科學家,將藉電郵、面見等方式為這批香港科技新生代作仙人指路式的啟導。\大公報記者 楊綺青

  「名師高徒」導師計劃,「高徒」由校方推薦,每間學校只有一名學生獲推薦,每一位「名師」將會帶領三至四名「高徒」,就其創科生涯進行規劃及交流,協助年輕人走上科學之路,學生每年八月底前需向導師提交研習報告。

  「官津直資」三者 暫定辦一屆

  「名師高徒」是去年10月下旬在香港科學園舉行的「科學之路,我的未來」展覽的一個項目,透過導師義務為學生介紹自己的真實生活、成功因素等,讓學生規劃自己的創科路,聖保祿學校的陳尚旻透露,仰慕遺傳學家徐立之已久,想一睹他的風采,做他的徒弟。

  該計劃不具任何目標,包括導師沒有義務幫助學生做功課、通過考試及獲得某特定大學或學系取錄;學生在兩年的計劃內,必須與導師至少會面一次,並建立溝通互動的方式,例如:會面、電子郵件、通電話等。

  港科院秘書長陳成城指出,學生在每年八月底前,須用標準報告表向創科院提交報告,秘書處將與導師一起審查報告,以確定其進度。他建議學生可介紹通過計劃獲得的成果、與導師的關係等。津貼中學議會主席潘淑嫻稱,入選中學包括官、津和直資中學,有名校也有普通學校。「名師高徒」計劃暫時只舉辦一屆,待檢討成果及反應後再決定是否續辦。

  林鄭:港具備條件發展創科

  昨日啟動禮有逾300人出席,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致辭時將學生比喻為幼苗、而優秀的導師則如園丁,只要導師在治學之道上傳授和轉移知識,終有一天亦可綠葉成蔭。她說香港的創科條件絕不比其他地方差,又引用世界各地航拍機、森林火警監控機械人等科技產品,表明香港創科的發展潛力,具極大競爭力和國際市場價值。

  港科院創院院長徐立之致歡迎辭時表示,港科院去年發表的《科學、科技和數學與香港創新科技的發展》報告,指出香港學生雖然喜愛數學與科學,成績亦優異,但高中學生報讀大學時,不少人卻放棄選讀科學、科技和數學科,導致香港創科路青黃不接,「名師高徒」導師計劃正是一個機會,「生命影響生命」,啟發青年人踏上科研之路。

  出席昨天啟動禮的包括創科局局長楊偉雄、教育局局長楊潤雄,還有大批中學校長教師和家長。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