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生活 > 正文

無限可能/尋回重返乒壇動力

時間:2025-11-02 05:02:19來源:大公报

  圖:朱雨玲出席校園宣講活動。\朱雨玲微博圖片

  朱雨玲5歲學乒乓球,獲得過多項世界冠軍,2017年登頂世界第1。那時的她,球風犀利,目標明確,只待東京奧運會圓夢。然而,命運的發球,從不只有上旋。2020年8月,朱雨玲被診斷患上了纖維腺瘤,嚴重影響了她的競技狀態,她覺得像被拋入虛無的海,過去的榮光無法照亮前路,未來的方向也隱匿進霧中。

  2021年9月,在經過一個大手術後,朱雨玲開啟休養模式,她錯過了奧運,退出了國家隊,淡出了公眾視野。

  說起這段低谷,朱雨玲說自己不會淡化苦難,但也不喜歡這種人設,「打球再難,無非是輸球後辜負自我期望,外界對自己的評價,球迷對自己的期待。當你躺在手術床上,只想着活過當天,那是另外一種體驗,在生命這個『1』面前,其他都是『0』。」

  病癒後,朱雨玲開啟了新人生。她先是去電子科技大學經管學院讀博士。面試時,朱雨玲被導師的一句話點亮。「她說,我可能是被乒乓球耽誤的博士生。」

  在乒乓球外的世界獲得認可,朱雨玲覺得,自己有無限可能。通過努力,她成為班裏唯一一個用英文答辯的學生。此後,朱雨玲開始專注於學術領域。

  2023年,她到天津大學體育部任教,在與學生的相處中,她逐漸有了重回乒壇的動力。「學生說,如果老師有機會回賽場,我們最想看到您在場上展現人格魅力。」

  在認真考慮後,朱雨玲復出了,她說:「作為職業運動員的朱雨玲,沒能參加奧運會是我最大的遺憾,但把前綴去掉,朱雨玲的人生沒有遺憾。」

  人民教師、在讀博士、乒乓球運動員……在不同身份間切換,朱雨玲找到了更多可能,「我對每種身份都是全情投入。見識到乒乓球以外的天地後,我發現乒乓球不再是我的唯一,我的世界變大了,乒乓球就小了。」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