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訊】記者趙凱瑩報道:跨境學童自行上學情況普遍。有教育界人士指出,小學生容易被有趣的事物分散注意力,加上不少跨境學童的父母高估學童的自理能力,「以為小朋友有能力自己過關上學」,忽略當中風險,建議家長盡量抽時間接送學童,或讓學童乘搭校巴或保姆車上學。
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主席黃錦良表示,跨境學童的安全問題存在已久,曾有學童因自行上學而失蹤,或被不法分子利用,攜帶違禁品過關等。但他指出,「長途跋涉上學其實好多風險,最弊有家長以為小朋友真的有能力自己過關上學。」加上小學生容易分心,以今次到網吧流連的郭治強為例,雖然未知是自行前往還是受人唆使,但可證明小學生定力的確較低。他認為,家長需盡量安排成年人接送學童,或選搭直送到關口的保姆車,學校亦應安排校車接送。
黃錦良又指出,政府現時發放的禁區紙只限幼稚園、小一至小四學童申請,若學校無提供校巴,小五及小六學生只可自行上學。隨着跨境幼稚園學生減少,政府應將多出的配額改發給小五、小六生,確保小朋友安全上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