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陸頌雄(左一)表示,現時工業意外對僱主刑罰輕
【大公報訊】截至前日為止,本港發生超過160宗嚴重工業意外,42名工人死亡,較去年大增24人,過半來自建造業。惟致命工業意外涉及的僱主罰款平均僅2.8萬元,工聯會質疑判罰過輕,令部分僱主漠視工人安全,有必要提高罰則。
今年七月,紅磡中電地盤坑內爆水渠而淹死三名工人、三月港珠澳大橋工作平台倒塌令兩名工人遇溺等事件,至今歷歷在目。工聯會職安健協會回顧今年發生的工業意外,有15名從事高空工作的工人不小心由高處墮斃,六人遭移動中的車輛撞死,五人分別因受困於物件之內與物件之間和遭墜下物件撞擊致死。工聯會職安健協會副主席葉偉明稱,根據勞工處數字,今年的死亡數字,已直逼2000年的43名工人,令人心痛。
立法會議員陸頌雄表示,根據審計報告,每宗致命個案平均只向僱主罰款2.8萬元,「相比起過千萬的工程合約,法庭只判罰十幾萬,根本是九牛一毛。」他建議加重罰款,金額需高於投資職業安全設備的總額,以加強阻嚇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