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下周入住「社房」 鄧婆婆:最好聖誕禮物

時間:2017-12-17 03:15:13來源:大公網

  圖:鄧婆婆(左)說:「老公話淨係住兩年都好,終於可以出街!」

  【大公報訊】記者朱樂怡報道:社聯「社會房屋共享計劃」首批基層受惠家庭下周可上樓,搬入由樂善堂營運的九龍城20個共享單位。鄧婆婆與她81歲的丈夫和六歲孫兒,聖誕前終於可以搬離鐵皮天台屋,脫離日行九層樓梯、颱風天一家人擔驚受怕之苦。婆婆受訪時不禁感動落淚,認為是最好的聖誕禮物。

  兩年來行九層 颱風擔驚受怕

  鄧婆婆一家輪候公屋數年,現時仍住在土瓜灣一幢唐樓僅100呎的天台屋近兩年。年屆65歲的她,要照顧因為父母在內地工作而獨留在港的孫兒,和視力不足兩成、行動不便的丈夫。每日要接孫兒上學放學,要行九層樓梯起碼兩次,「好辛苦,每行一層起碼抖兩次!」

  因為出入不方便,一家人甚少外出,孫仔放學多數在床上做功課和玩耍;而丈夫到醫院覆診時,鄧婆婆更要先將輪椅搬落樓,再行上九層攙扶丈夫落樓。每逢颱風天,鐵皮天花更搖搖欲墜,「啪啪聲」嚇得嫲孫都不敢睡覺,但因為底層的劏房租金達五至六千元,超過社署租金津貼的4700元,故被迫繼續月花2700元租住天台屋。

  鄧婆婆下周便搬入項目的一樓單位,因為是綜援戶獲政府代付全數4755元的租金,「老公話淨係住兩年都好,終於可以出街!」婆婆一家未來更可到樓下「共享服務空間」的社區飯堂,孫兒亦可參與課後託管服務。

  20戶家庭「獲選」 租期兩年

  九龍樂善堂主席郭予宏透露,今次共收到521個基層家庭的申請,審視家庭收入、人數和輪候公屋時間等條件後,選出最終20戶家庭,當中輪候公屋五年佔三成,達六年的更有兩成半;全部都是三至四人家庭,居於天台屋、鐵皮屋及劏房等惡劣環境。為了照顧有迫切入住需要的家庭,樂善堂將12月定為免租期,租金由明年一月一日開始計算,租期兩年。

  項目早前獲恆基兆業地產以一元象徵式租金,租出九龍城福佬村道的五層唐樓新益樓共20個單位,每個260呎,有一廳一房一廚一廁,以及地下的兩個地舖單位,並義務修葺樓宇和裝置喉管。

  樂善堂亦撥出了160萬元裝修所有單位。郭予宏希望,未來可繼續與其他機構或小業主合作,擴大受惠範圍。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