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首11月辣招稅250億 超去年全年

時間:2017-12-12 03:15:33來源:大公網

  【大公報訊】記者林志光報道:今年樓市旺盛,即使政府去年底及今年初曾兩度略增樓市辣招的辣度,但難遏物業投資者及非本地居民的入市情緒,今年首十一個月的三大項辣招稅收高達逾250億元,已超過去年全年,其中買家印花稅(BSD)的宗數及收入均是三年新高,各近3300宗及74億元。

  上月BSD環比急增逾88%

  印花稅署最新資料顯示,該署上月來自三項辣招稅的收入及所涉宗數俱見按月回升,其中BSD的反彈力度驚人,超過10.68億元,為去年11月份後,首度再錄逾10億元收入,按月升幅約88.5%;所涉及宗數有483宗,按月升約5.5%,亦是十二個月的新高。

  另上月需繳交雙倍印花稅(DSD)的宗數及收入各錄3298宗及19.3億元,按月各上升約9.2%及37.6%。宗數更是今年最多的一個月份,而收入大升,主要是來自住宅物業成交要繳交的DSD,按月急升73.3%至9.8億元,非住宅物業按月亦有約13.4%增幅,達9.5億元。至於額外印花稅(SSD),上月收入2305萬元,有50宗,按月各升約20.4%及13.6%。

  此外,三項辣招稅中,今年首十一個月BSD及SSD的收入,已超過去年全年之數約22.3%及13.2%,超出額各錄約7.39億及2.51億元,其中BSD無論宗數及收入,都已超出去年及前年的數字,表現最突出。首十一個月的DSD收入,也逾174.1億元,與去年全年僅差約4.6億元,相信計及本月收入,將超過去年。

  徵收BSD及DSD是政府實施需求管理措施,針對物業投資者、公司客及非本地永久居民所設立的稅項,而SSD的作用則是降低市場短炒意欲。不過,自去年初樓市完成調整,向上反彈後,樓價至今升勢未止,加上發展商爭相高價投地刺激,導致不少本地及內地資金無懼辣招,不斷流入物業市場,令三辣招漸失效用。今年首十一個月三項辣招所涉宗數只約3.5萬宗,未達去年全年近4萬宗之數,但稅收卻已達250.5億元,較去年全年超出約3.4%。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