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活動易淪為「大嘥鬼天堂」!本港大型活動不少,但歡樂過後,往往遺留一地垃圾,單計今年15個年宵市場,已製造超過360噸廢物。為鼓勵大型活動源頭減廢,環境保護署今日聯同商界環保協會,針對本港八個大型活動推出《減廢指南》,鼓勵主辦方增設回收桶、以環保物料製作紀念品等,推動「環保大型活動」概念。但有環保團體擔心,指南屬自願性質,減廢效果成疑。\大公報記者 趙凱瑩
大型活動的垃圾棄置量驚人,年宵更是年年被罵「大嘥鬼」,今年單計15個年宵市場,便收集約365公噸垃圾,雖較去年減少,但數字仍十分驚人。商界環保協會營運總監梁志峰接受訪問時指出,不少主辦單位仍使用大量一次性餐具、紙杯等,即使有回收,回收物卻已被污染及混有雜物,反映主辦方及市民仍欠缺環保意識。
年宵渣馬工展會響應
為鼓勵主辦方推行「環保大型活動」,環保署聯同商界環保協會推出《大型活動減廢回收指南》,為主辦方提供指引,例如減少使用即棄物資、設置液體收集箱,鼓勵乾淨回收、以更「醒目」的標示顯示回收站位置,及利用環保物料製作紀念品等(詳見表),主辦方可自願參與。
香港國際七人欖球賽作為本港年度盛事,早於2014年注入環保元素,包括在場內設有環保大使、重用啤酒杯等,成功減少廢物量,由2013年的201噸,降至去年的100噸,三年間大減一半。香港欖球總會行政總裁麥偉彬坦言,在活動加入環保元素令成本增加,單是回收物資,便曾被回收商收貴一倍價錢,但他認為,作為香港每年一度的盛事,有責任帶頭推動環保。
除了國際賽事,傳統活動同樣加入環保行列,大角咀廟會大會主席陳香蓮稱,廟會每年的盆菜宴均浪費5400件即棄餐具、6000個膠樽等,但明年將以可重用餐具代替,又以環保水機取代樽裝水,並將廚餘運往環保署廚餘中心,雖然成本增加了三萬元,但仍可接受。環保署副署長郭黃穎琦稱,署方過往無收集大型活動的廢物棄置量數據,但目前已與本港八個大型活動主辦方協議,每年提供數字予環保署,包括年宵、渣打馬拉松、渡海泳、香港國際七人欖球賽、香港美酒佳餚巡禮、工展會等,定期檢視廢物棄置量,做好把關。
環團促禁派樽裝水
不過,綠惜地球環境倡議總監朱漢強認為,政府主動推出指南,不應只屬自願性質,而是要強制性執行,並由政府帶頭,如團體租用政府場地時,應列明不可提供樽裝水、必須設置回收桶等,又可參考台灣做法,設立保證金,靠法例配合,提高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