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魯平誕辰90周年,張曉明撰寫長達近九千字的紀念文章,回憶與魯平的點滴,文章題為《知遇之恩與品格垂範─憶魯平同志》。張曉明指出,港澳辦的老領導,是中央制定收回港、澳有關方針政策過程的重要參與者,是港澳回歸籌備工作操盤手,也是他進入港澳工作領域引路人。86年2月,他在《人民日報》發現一則新聞,內容就是魯平率領的法律專家小組在港的一個月內大小座談會開了上百次,他認為港回歸準備工作肯定需要大量人手,特別是法律專業的畢業生,於是立即向魯平寫了一封求職自薦信,並附上自己發表過的幾篇文章目錄。最終張曉明得到錄用通知,成為港澳辦當年招錄的最後一名畢業生。
「魯平同志最突出的政治品格,就是原則性強。這是我在他領導下工作的十多年裏感受至為深刻的一點。」張曉明表示,魯平與英方打交道的過程中,表現為堅決維護國家利益,堅守原則底線,敢於鬥爭。1991年5月,魯平同志與英國首相馬卓安的政治顧問、原駐華大使柯利達就簽訂香港新機場諒解備忘錄進行談判。中央希望促使英國首相馬卓安到北京出席備忘錄正式簽署儀式,但柯利達突然出爾反爾,否認自己曾經說過可考慮馬卓安首相到北京來簽署的話。魯平於是拍案而起,反問對方如果不想談的話,就應該回去。柯利達立即道歉,提出兩國政府首腦到歐洲第三國簽署,但魯平斷然拒絕。柯利達聲稱要請示首相本人,最終英國首相同意到北京來簽署。柯利達在草簽後更稱讚魯平是「中國利益最好的捍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