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優異生撐中史必修:有助認識國家

時間:2017-11-29 03:15:14來源:大公網

  圖:三名獲獎學生分享自己對中史列為初中必修課的看法,左起:胡羨恩,陳沛滔,梁婉儀 大公報記者唐曉明攝

  【大公報訊】記者唐曉明報道:勵進教育中心昨日舉行第二屆「中銀香港中史優異生獎學金」計劃頒獎禮,十位中學文憑試中史科考獲5**,又選擇入讀本地大學的歷史系或選修中史課程的學生獲獎。畢業於廠商會中學的陳沛滔指出,中史成為初中必修課可避免學生吸收的歷史知識過於零碎,亦有助學生發掘對中史的興趣。

  「中銀香港中史優異生獎學金」頒獎禮昨天於中銀大廈七十樓舉行,中聯辦副主任仇鴻、中銀香港副董事長兼總裁岳毅、勵進教育中心主席范徐麗泰、理事曾德成、李明逵及區璟智等主禮。陳沛滔等十名得獎學生各獲五萬港元獎學金,其家長、中學校長和老師等幾十人出席。

  現就讀香港大學文學院一年級陳沛滔說,初中時學校並非把中史列為獨立必修科,到中三時才有每周兩堂獨立中史課堂,他即時如獲至寶,「我最喜歡了解各朝代間的國力轉變,例如唐朝太宗如何帶領國家步入盛唐,過程非常有趣。」由於初中涉獵歷史內容較為簡單,他從老師口中得知高中會學得更為深入,便決定高中修讀中史,現時更計劃來年選擇中史為主修科。

  對於特區政府宣布把中國歷史列為獨立必修科,陳沛滔認為是一件好事。他說,現時不少學校把中史融入綜合人文科,令學生學習較為凌亂,若把中史獨立出來,可以更為專注,而且有助學生發掘對中史的興趣。

  以自修生身份考入中文大學歷史系的梁婉儀初中在內地讀書。她說,內地初中必修歷史,而且是中西史結合,她認同香港應把中史列為必修課,因為從中可了解國家的歷史變遷。畢業於沙田循道衛理中學的中大歷史系一年級生胡羨恩亦認為,學習中史有助學生從小對國家有深入認識,提高思辯和批判能力,對國家有更為客觀的認識。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