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打開社交朋友圈,經常有人發文字「現在這個點,還沒能入睡的小夥伴舉個手」。過了一會兒,許多朋友點讚或者在底下發評論,果然有不少輾轉反側難以入睡的人。據中國睡眠大數據中心等單位今年聯合發布的一份睡眠健康調查報告,在我國十八歲及以上的人群中,有百分之四十八左右的人存在着睡眠困擾。
網上流傳着各種教人防失眠的方法,比如晚飯不能吃太飽,別喝太多水,也別喝含咖啡因的飲品;要學會清空大腦裏的雜亂思緒,把未完成的「待辦清單」寫在紙上,減少睡前心理負擔;睡前至少半小時就關閉或調暗燈光;墊高枕頭,「高枕無憂」去睡覺;可以利用「漸進式肌肉放鬆」方法來放鬆:平躺閉眼,配合深呼吸,意念從腳趾尖一直轉到頭頂,想像身體像海綿一樣柔軟,最後放鬆到全身每個部位。另有一種「四七八」呼吸法近日在內地刷屏,具體做法是大呼一口氣,閉嘴用鼻吸氣四秒,然後屏住呼吸憋七秒,再緩慢呼氣八秒,上述步驟循環重複五六次,能夠刺激體內負責休息和消化的副交感神經,將其調整到正常狀態,讓人更快進入平靜狀態。
對於我這個睡覺困難戶,曾經常用的方法是數綿羊,一隻羊兩隻羊三隻羊,數不清第幾隻羊的時候差不多也快睡着了。後來,一位朋友介紹的不斷去聯想的睡覺方法也很好用,比如今天看了電影《長安三萬里》,裏面講到李白去黃鶴樓,由黃鶴樓可以聯想到滕王閣和岳陽樓,它們並稱「江南三大名樓」,由滕王閣又能聯想到《滕王閣序》,繼而聯想寫遊記的名篇還有《醉翁亭記》,其作者是歐陽修,歐陽修位列唐宋八大家,剩下的七大家還有誰……一直聯想,無限延綿,不久就能睡着。
還有一個幫助更快入睡的方法,像有人讀不進去哲學,翻起哲學書就打哈欠,便可以放一本羅素的「大塊頭」書《西方哲學史》,醒時是書,睡時作枕,很快酣然入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