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林湘雲(左)和張勇邦(右)介紹睿智圓桌學會籌備進展/大公報記者呂少群攝
【大公報訊】記者呂少群報道:「一帶一路」的倡議逐步付諸實踐,但本港中小學生似乎所知無幾。為此,近百位資深中小學校長包括退休高官發起成立「香港睿智圓桌學會」,擬分三個學段支援高小、初中和高中教學,透過系列教材、活動以至考察,協助包括非華語學生在內的港生,了解自身和香港在「一帶一路」以至世界的發展機遇。學會將於明天成立,已邀得教育局局長楊潤雄和中聯辦教科部副部長劉建豐等主禮。
20億崗位2030年或消失
睿智圓桌學會籌委會召集人林湘雲和副召集人之一張勇邦昨天接受《大公報》獨家專訪。曾任日修小學校長的林湘雲,引述前教統會主席梁錦松近年在津小議會演講稱,2030年全世界將有20億個工作崗位消失。「數數指頭,現在就讀小四的小朋友,到時大學畢業,就要面對這種挑戰。」他和張勇邦都注意到,如果社會和青少年不注意這個世界趨勢,未來怎麼辦?他們於是與一批志同道合朋友決定成立學界,以小四至中六學生為對象,「擴闊其世界視野和胸襟,不要太本地思維。」
集比賽考察 非華語生亦受惠
張勇邦說,睿智圓桌學會是民間團體,將製作連串電子簡報(ppt)等學習材料,支援中小學課外活動以至學科教學。「小四至小六,會着重認識『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發展,配合工作紙和電子簡報。中一至中三,會有考察和體驗活動,中四至中六則會注重生涯規劃,鼓勵學生提出深層次意見。」教學和活動將以「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為重心,旁及北歐、北美和大洋洲。「常說『一帶一路』帶給香港發展契機,到底是怎樣的?我們希望讓年輕人明白就業和創業路向,同時了解香港是國家窗口的機遇,除了本地生,本地的非華語學生也是。舉例,『一帶一路』沿線有不少伊斯蘭國家,香港許多非華語生祖籍就在那裏,他們也可以很有作為。」
林湘雲補充,這些學習材料和活動不設考試,但可以透過問答比賽、主題演講等了解學生所學所識,進而給予表現突出者到當地考察學習,藉此培訓新一代成為香港包括商界的明日領袖。「特區政府對『一帶一路』倡議的推介,似乎多側重商界以至大專院校,缺乏投放資源向中小學生講解,這啟發我們成立睿智圓桌學會。」
配合學會明天成立,大會請來楊潤雄、劉建豐以至香港中華廠商聯合會會長李秀恆主禮,清華大學教授王傳利將主講「睿智學會如何配合培養港生成為『一帶一路』的世界級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