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國家發改委料年底提大灣區規劃

時間:2017-11-12 03:15:13來源:大公網

  圖:聶德權認為大灣區可在「一國兩制」的前提下,消除兩地政策的不同限制

  【大公報訊】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聶德權昨日出席智經研究中心舉行的研討會表示,國家發改委今年底至明年初牽頭提出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將來亦會設立協調機制,發改委、港澳辦、相關中央部委和三地政府代表共同參與,又指國家對大灣區發展高度重視,有助清除「一國兩制」下不同制度的政策限制。

  聶德權表示,粵港澳大灣區是國家發展的重要戰略,中共十九大報告提到支持香港和澳門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粵港澳大灣區擁有世界最具規模的港口區和機場群,有潛力成為全球最大的航運和物流中心,本港機場是成熟的國際和區域航空樞紐,有助帶領區內城市,建立世界級港口,而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及全球最大的離岸人民幣業務中心,可以在國際資產管理、資金管理、風險管理、項目融資、綠色金融、金融科技等方面,協助和推動大灣區城市「走出去」。

  聶德權認為,大灣區可在「一國兩制」的前提下,消除兩地政策的不同限制,以創新思維推動政策突破,專注本港及內地的經濟合作,大灣區的區域經濟模式有效推動城市間的協調發展,支持港澳踏上國家發展的快速列車,享受資金、信息流通、養老等方面的好處,發展成為優質生活圈。

配合「一帶一路」延本港優勢

  他又指,香港與珠海都是大灣區內重要城市和長期合作夥伴,去年港資企業佔珠海外資四成,隨港珠澳大橋及高鐵香港段快將落成,大灣區內的交通聯繫將會進一步改善。他說,香港具備不同的國際化條件,未來可在粵港澳大灣區把握機遇,配合「一帶一路」倡議,延續本港在國際金融、航空、貿易等方面的優勢,進一步推動創科發展。

  「2017港珠合作發展研討會」昨日於香港舉行,由智經研究中心(智經)與珠海市港澳事務局第四度攜手合辦,旨在探討港珠兩地如何進一步完善港珠合作機制,透過彼此優勢互補、互利共贏的原則,從而帶動產業、投資以及經濟發展。智經主席李國棟說:「作為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中的其中兩個城市,香港和珠海的戰略合作關係實在不容忽視。我們必須抱着互相學習、互補長短、互利互惠的態度,共同抓緊這個百年難得一見的機遇,共建世界第四個大灣區。」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