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吳太感觸地說:「你諗唔到一隻雞可以畀到你咁多歡樂,真係好神奇。」
雞也許在大部分人眼中都只是食物,但香港偏偏就有一家人將雞當成寵物飼養,更將牠視為家人。2006年禽流感襲港,港人聞雞色變,政府要求散養戶交出家禽銷毀,吳太一家遂為「阿雞」走上街頭,雖然成功爭取獲發豁免許可證,「阿雞」可撿回小命,但數個月後便因嚴重肺積水而死亡。事隔多年,吳太說,至今仍感覺「阿雞」並沒離開:「你諗唔到一隻雞可以畀到你咁多歡樂,真係好神奇。」
吳太與丈夫當年在香港仔經營回收店,回收店附近有一所廟宇,不時會有善信到該廟放生祈福,而「阿雞」就是其中一隻「放生雞」。吳太憶述,有一日舖前來了一隻「自來雞」,吳太丈夫當時看到這隻雞肥肥白白的模樣,覺得很「得意」,遂將牠捉進舖內,並餵牠吃飯。之後吳太本想「送客」,豈料牠卻不願離開。吳太說:「我哋回收店舖頭門口有個磅,去到個磅度佢死都要返轉頭,我哋係咁搵掃把係咁推佢出去。」無計可施之下,吳太便將牠收留在回收店中,起名為「阿雞」。
追住啄 少東女友雞咁腳
收留「阿雞」之前,吳太從未養過寵物,對養雞更是一無所知,吳太說:「(「阿雞」)初初嚟嗰陣時,我都唔知畀啲咩佢食好。」後來發現「阿雞」很有人性,愛吃叉燒飯和奶油包,「阿雞」在店內可自由走動。吳太說:「『阿雞』跟出跟入,好得意㗎,喺你腳邊轉嚟轉去,好好笑。」阿雞亦愛與附近街坊social(社交),常被街坊們譏稱為「大肥雞」,街坊們亦識相地為「阿雞」奉上奶油包。數個月後,又有鄰居送來一隻母雞,吳太又將牠安置於回收店內,改名「雞女」。
吳太的兒子與「阿雞」感情最要好,吳太的兒子常到店中幫忙,當工作稍有空閒時,他們便愛將「阿雞」抱到腿上,輕撫「阿雞」身上的雞毛。吳太形容:「你摸佢,佢好冧㗎,佢嗰個眼神呢,好似好享受咁㗎。」吳太的兒子則尤其愛把玩「阿雞」下巴的肉髯。吳太說:「佢(吳太兒子)拍一拍個大髀呢,佢(「阿雞」)走埋嚟哄住你喇,搵個頭係咁哄埋嚟,好嗲係咁挨你呀。」「阿雞」更視吳太兒子的時任女朋友為「情敵」,每逢「情敵」到訪時,「阿雞」必定醋意大發,一邊追着她,一邊啄她。吳太笑言:「(「阿雞」)追住我個仔個女朋友囉,係咁啄係咁啄囉,有一次仲追到出巴士站,真係講出嚟無人信!真係啄㗎,好大力咁啄,啄到個女仔鬼死咁痛,雞咁腳走!」
首批「攞正牌」禽鳥可獲寵養
好景不常,2006年香港爆發H5N1禽流感,政府立法禁止散養家禽,要求散養戶交出家禽銷毀,「阿雞」與「雞女」的性命一度危在旦夕。吳太不忍心交出「阿雞」與「雞女」,遂聯同其他寵物禽鳥主人,在區議員協助下,召開記者會並發起遊行,要求政府收回成命。生平首次面對大批傳媒訪問,但出於愛雞心切,吳太勇敢站出來,她坦言:「當時係怯啲,個心裏面諗呢,啲人唔知諗我係咪黐線嘅,為咗隻雞搞到咁大陣仗,但收尾諗到你可以救返佢條命,同埋人哋生出嚟,雖然話係畀人食啫,但係唔係咁樣死法㗎嘛。」
幾經爭取,政府終同意作過渡性安排,為一眾寵物禽鳥主人簽發豁免許可證,容許他們照顧其寵物禽鳥直至終老。好消息一出,吳太的電話便響個不停,不少寵物雞主人向她致謝,更有人特意來到回收店向她道謝。吳太說:「我無諗過原來香港仲有咁多人養雞。」
沖涼致肺積水 健康轉差
可惜,人算不如天算,就在成功爭取之後,過了大概半年時間,「阿雞」便因患嚴重肺積水而死亡。吳太說,每星期均會幫「阿雞」沖涼,懷疑因此造成肺積水,當時阿雞健康轉差,雞冠由鮮紅色變成紫黑色。吳太帶「阿雞」看獸醫,獸醫檢查後說「阿雞」只餘下幾日壽命,建議她:「我開啲藥畀你,你就帶阿雞返屋企,等佢喺自己屋企去喇。」吳太最後將「阿雞」抱回店內,幾日後「阿雞」嘔了一攤水,便「兩腳一伸咁就bye bye嘞!」吳太將「阿雞」擁進懷內痛哭。
「阿雞」遺體獲寵物善終服務公司安排進行火化,吳太一家都前來送「阿雞」最後一程。吳太憶述當日「喊到幾乎暈咗咁滯」,需由女兒攙扶,她形容當時心情「好似死咗個親人一樣咁傷心。」後來吳太和丈夫將「阿雞」的骨灰撒在家附近的後山。「阿雞」離開至今已逾十年,吳太坦言,由起初的不習慣「阿雞」不在身邊,到漸漸釋懷,但「阿雞」當年成功救回多條寵物雞性命的「功績」,吳太至今仍津津樂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