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培華教育基金成立35周年,昨日假四季酒店典禮暨演講午餐會。主禮嘉賓包括林鄭月娥、中聯辦副主任陳冬、培華教育基金主席李兆基和常務委員會主席霍震寰等
教育無分階層與年齡,本屆政府重視青年人發展。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出席香港培華教育基金會35周年典禮時表示,其政策目標是培養青年人對社會有承擔、具國家觀念、香港情懷和世界視野。除了不同政策促進師生認識祖國,林鄭提到,習近平今年七一視察香港時,提及便利港人到內地發展的措施,全賴中央支持下正逐步落實。基金會主席、恆基兆業地產主席李兆基說,培華基金35年來資助、主辦了670個教育項目,對能夠為國家出力,造福萬民深感欣慰。/大公報記者 張月琪(文) 蔡文豪(圖)
培華教育基金成立35周年,昨日假四季酒店典禮暨演講午餐會邀請了北京大學新結構經濟學研究中心主任林毅夫主講,主禮嘉賓包括林鄭月娥、中聯辦副主任陳冬、培華教育基金主席李兆基以及常務委員會主席霍震寰,常務委員會副主席伍淑清等也出席。
李兆基:為國家出力感欣慰
李兆基說,培華的三個較重要項目對國家有貢獻,包括35年來資助、主辦了670個教育項目、培訓了7.4萬人,遍布全國各地,同時培訓了100萬名農民,使他們可以到城市工作、增加生產,當中97萬人成功就業。基金又資助1100名偏遠中西部大學生到海外大學接受培訓,達成300個合作協議等。李兆基續說,基金多年為國家培育大批精英人才,而對於能夠為國家出力,造福萬民深感欣慰。
林鄭月娥致辭時說,教育是培育人才的關鍵,投放在教育的資源是對未來最有意義的投資。她表示,很高興知道培華教育基金會近年亦提供獎學金予優秀的香港學生到內地升學,而獎學金計劃與政府的內地大學升學資助計劃相輔相成。中央政府支持香港學生到內地學習、就業和生活,林鄭月娥說,中央推出便利香港人在內地學習、就業、生活的具體措施正逐步落實。
林鄭認為,讓學生認識自己國家歷史、文化、經濟等各方面的發展,培養國家觀念是學校教育應有之責,因此教育局會在下學年,開始落實中國歷史在初中成為獨立必修科。因應國家的發展策略,教育局亦會優化內地交流計劃,讓更多老師跟學生藉實地考察,拓寬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