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團體倡港珠澳橋人工島拓醫健旅遊

時間:2017-10-05 03:15:12來源:大公網

  圖:大嶼山發展聯盟倡議在港珠澳橋人工島發展醫療保健旅遊及設科技交易平台/資料圖片

  【大公報訊】記者曾敏捷報道:港珠澳大橋最快今年底落成通車,大嶼山即將迎來翻天覆地的變化,下周三公布的《施政報告》亦料將着墨大嶼山發展。由多間大嶼山企業及地區組織牽頭成立的大嶼山發展聯盟,倡議在大橋人工島發展醫療保健旅遊及設立科技交易平台,以把握大橋通車機遇,發展大嶼山橋頭經濟。

  港珠澳大橋人工島佔地約150公頃,料可提供30萬至50萬平方米商業樓面。大嶼山發展聯盟主席區乃光昨日與傳媒茶敘時透露,聯盟八月中分別向行政長官辦公室及發展局提交建議書,就港珠澳大橋人工島上蓋發展及交通配套提出一系列建議,希望獲納入新一份《施政報告》落實推行。

  設創新科技交易平台

  區乃光指出,大橋人工島將成為眾多旅客進入香港的第一站,島上可設立一站式旅遊體驗中心,利用虛擬實境(VR)等視聽全感官技術,讓旅客輕鬆了解大嶼山及香港,並根據其體驗效果製作個人化旅遊路線。為增加本港旅遊吸引力,人工島可作為醫療保健旅遊試點,開設小型的醫療中心、體檢中心,提供優質體檢、營養諮詢、疫苗注射等醫療服務。聯盟又建議在人工島設立創新科技交易平台、創新科技支援服務中心,將香港打造成大灣區及海外科研成果的轉化基地。

  區乃光稱,暫未估算發展所需空間,希望政府接納建議並深化規劃。他認為,人工島的商業項目不會與機場北商業區構成競爭,可透過整體規劃互補不足。

  不過,他指出大橋通車後將有更多人潮及車流進入大嶼山,若不改善交通配套,將錯失發展良機,建議當局提升人工島及大嶼山交通配套,包括增加人工島區內外車位、開放大嶼山的穿梭旅遊巴士在人工島提供「點對點」接駁服務、增設水上小型渡輪、設置人工島和機場北商業區的行人連接系統等。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的政綱曾提及,把握基建落成機遇,將大嶼山發展為連繫珠三角的區域。發展局六月發表《可持續大嶼藍圖》,概述大嶼山「北發展、南保育」的未來路向。區乃光期望《施政報告》落墨大嶼山發展機遇及推動橋頭經濟具體措施。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