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訊】記者湯淩琰報道:被稱為「老頑童」的王渝生,雖年過古稀,依然童心未泯,喜歡和孩子們一起玩,對一切未知事物充滿好奇,保持科技工作者的初心。他認同「孩子是天生的科學家」,認為孩子與生俱來的好奇、好問、好動、好玩是一個科學家最基本的品質,笑稱「科學家是長不大的孩子。」
打造科學樂園 刺激兒童感官
天空為什麼是藍的?雲為什麼是白的?相信每個孩子小時候都會有此一問,王渝生笑言,「母親不知道怎麼回答,只能讓我不要再問。」他憶述,自己初中時期因想研究收音機內部構造,卻不慎打碎其中的電子管,招來父親一頓「毒打」。兩段經歷使他印象深刻,由於不想再捱打,王渝生放棄了自己喜歡的物理、化學,轉而學習數學,始終無法成為一個搞發明、搞創造的科學家。
2000年成為中國科學技術館館長後,王渝生不想折斷孩子想像的翅膀,決定利用好科技館這個基地,加強對孩子的科普教育。於同年全國首設「兒童科學樂園」,為三至八歲的兒童量身打造,通過簡單的遊戲展現基礎力學、光學、聲學知識,比如孩子可在「水科學展區」,了解水的流動、性質。「孩子們的知識面較窄,所以要更多的動手,以得到更多感官上的刺激,對其今後的成長有利。」
已經退休的王渝生,目前除了在全國各地作報告,宣傳科普教育的重要性之外,更願意回到科技館,和孩子們一起玩,一起成長。他說,「孩子們最淳樸的好奇心,會啟發我,看到孩子們在遊戲中成長,我感到非常滿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