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王渝生倡兩地科普加強合作

時間:2017-10-01 03:15:09來源:大公網

  圖:王渝生強調科技創新與科普教育同等重要

  來港出席創科博覽的中國科學技術館前館長王渝生,點評內地與香港的科普工作,讚揚本港科學館互動性更強,更新速度較快,大讚香港科學館廿米高的「能量穿梭機」吸引各個年齡的觀眾。他提出兩地可從展品交流、互換講解員及共同制定研究課題三個方面加強合作,最終達至「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關係。他又強調科技創新與科普教育同等重要,認為STEM教育應該將教育與科技融合起來,而不是簡單的混合。

  「科技館不是博物館,不應僅限於展示最新科技,而是希望鼓勵參觀者動手動腦,了解科學的原理。」王渝生接受專訪時表示。近代科學通過觀察、實驗了解事物運動變化的規律,後用數學的方式表達出來。作為推廣科普教育的「根據地」,科技館不應該有玻璃展示箱,不應該有欄杆,鼓勵參觀者參與其中,互動性要強。

  「科技館也不是遊樂園,僅參與而不思考,這也不行。」王渝生又說,遊樂場是體驗高科技帶來的快樂,科技館是在互動的快樂中了解高科技。這不僅要求參觀者積極參與,亦對科技館內的講解員有了更高的要求,「講解員不能簡單的『背書』,應該善於引導,鼓勵更多的參觀者參與實驗、展示。」

  王渝生指出,內地政府非常重視科普教育,但是,展品的更新速度、開放性不及本港,「香港更有機會接觸世界頂尖的科技,並且及時展出。」他又稱,香港科學館的互動性,更勝一籌,大讚科學館內的「能量穿梭機」,鐵球可於幾層樓高的展架上滾動,面向各個年齡層的觀眾。

  談及兩地合作,王渝生認為,香港與內地「各有所長」,更應該加強合作,以期達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效果。他說,講解員是科技館中非常重要的一環,相信兩地對於講解員的訓練方法不盡相同,若可以加強講解員之間的交流,如身份互換,可幫助講解員了解不同的觀眾,使講解方法多元化,更好地引導觀眾思考。

  助國家科技走向世界

  他又說,兩地可進行展品交流,如將內地特有的「傳統科技文明」搬至香港,或複製香港的「世界最新科技」展品,相信會更加吸引眼球。同時,兩地也可以共同制定研究課題,以推動中國科技走向世界。

  王渝生身兼國家教育諮詢委員會委員,他表示,「科技創新與科普教育同樣重要。」當前推廣的STEM教育,是將科技運用於教育的一種創新,當下應該將教育與科技緊密的融合起來,不能只是簡單的混合,建議學生將所學科技技術與生活聯繫起來,大膽嘗試,善於思考。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