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積金年化回報4.3%跑贏通脹

時間:2017-09-28 03:15:23來源:大公網

  圖:黃友嘉(左)透露積金局未來有三大計劃,包括推出「積金易」。旁為積金局機構事務總監及執行董事鄭恩賜

  強積金一向被人詬病「收費高、回報低」,不少打工仔對自己的強積金近乎「不聞不問」。逾十六年過去,強積金總資產至今年7月已達7741億元,每名打工仔平均持有約18.3萬元,大約是2006年12月時6.8萬元的三倍,不再是「雞碎咁多」。打工仔普遍認為,雖然強積金平均回報率跑贏通脹,但遠不夠養老。工聯會要求政府盡快取消強積金對沖,進一步降低收費及設立保證回報基金。\大公報記者 邵淑芬 曾敏捷

  平均擁18.3萬元

  積金局主席黃友嘉表示,強積金於2000年12月推出之前,本港僅三分一打工仔有退休保障,但強積金推出之後,有關佔比已升至85%。他續稱,強積金並非「無回報」,截至2017年7月底,已滾存了逾7740億元已扣除收費和開支後的資產,其中約2170億元是淨回報,佔總資產比例約兩成,近日股市暢旺,佔比更升至近三成,每名打工仔平均持有約18.3萬元。由強積金推出以至今年7月,年率化回報為4.3%,跑贏同期1.8%通脹,其中亞洲股票基金表現最佳,年率化回報達7%(見圖表)。

  最近有機構指強積金回報遠遠跑輸恒指,積金局強調,強積金是一項強制退休保障制度已非投資產品,營運強積金計劃需要涉及行政成本,但零售基金或指數則沒有相關成本,強積金亦不宜與某一個基金或指數作比較。不過,積金局認同,強積金收費仍有下調空間,平均基金開支比率過去十年雖已下調了四分一至1.56%,但該局認為整體跌幅還是不夠,認為業務應以「預設投資」的基金0.75%管理費水平為指標,調低其他基金收費。該局又指出,若基金長期表現差,受託人應採取行動撤換基金經理。

  「贏通脹是最基本要求」

  勞顧會工聯會勞方代表鄧家彪接受《大公報》記者查詢時稱,強積金肩負退休保障責任,平均回報率「跑贏通脹是最基本要求」,但強積金對沖安排、收費高及缺乏保證回報,打工仔依然未得到應有的退休保障。他認為政府應加快落實改革,包括取消強積金對沖、進一步降低收費及設立保證回報基金。他指出,強積金自願供款增加,未必反映市民對強積金有信心,因為部分公司會增加供款以挽留人才。

  中文大學商學院助理院長李兆波認為,保守投資要跑贏通脹不難,強積金的長遠回報不算差,但不足以養老。他舉例,一個現年30歲、月入約兩萬元的在職人士,假設60歲退休、90歲離世,退休後每月花費維持現時約一萬元的生活水平,若通脹率每年為3%,退休金起碼要600多萬元,但其退休時的強積金估計僅200多萬元,遠遠不足以維持其退休生活,建議打工仔因應個人需要,及早規劃退休投資安排。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