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屠海鳴
國務院日前任命王志民為香港中聯辦主任,赴港履職前,在濠江擔任了450多天澳門中聯辦主任的王志民,通過媒體致信澳門社會各界人士,回顧一年多來履職澳門的心路歷程,深深表達了對澳門和澳門同胞的眷戀之情,言之切切,情意濃濃,並透射出對澳門社會和諧的高度讚許和實踐「一國兩制」的諸多感悟。
「和氣致祥,乖氣致異」,「家和萬事興」,「人心齊,泰山移」。澳門的成功首先在於一個「和」字,社會和諧,堅守「一國」之本才有底氣,發揮「兩制」之利才有辦法,抵禦風險才有合力。澳門的實踐,對今天的香港在「一國兩制」道路上行穩致遠,有着很多借鑒意義。
和諧,堅守「一國」之本才有底氣
王志民主任在給澳門社會各界的謝別信中,深切回顧了以習近平總書記為核心的黨中央對澳門的殷切關懷和期望。習近平主席去年年底肯定澳門「在貫徹落實『一國兩制』方針和基本法、維護國家安全和統一方面樹立了榜樣。」王志民主任說,習主席非常關心和牽掛澳門同胞,在「8.23風災」發生後,下令派出千名駐軍協助特區抗災救災;李克強總理去年十月視察澳門時稱讚:「澳門是實踐『一國兩制』的熱土」;張德江委員長今年五月專程全面視察澳門,為澳門繼續當好「榜樣」加油鼓勁。
習主席和中央領導對澳門的讚許、關懷和支持,體現了中央推進「一國兩制」實踐的決心和誠意,也是澳門各界人士和廣大市民尊重「一國兩制」、堅守「一國」之本帶來的正效應。回首過往歲月,澳門社會形成了諸多共識。
首先,在堅守「一國」原則上決不含糊。澳門落實了「二十三條立法」,全國人大常委會去年11月對香港基本法第一百零四條釋法後,澳門主動在立法會選舉法修改法案中增加了「防獨」條款,澳門特首崔世安在今年四月的「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上指出,在維護國家安全方面,只有「一國」之責,沒有「兩制」之分。此語擲地有聲,令人難忘!其次,「依法治澳」原則得到充分尊重。澳門社會普遍尊重憲法和基本法的憲制地位,始終把憲法和基本法作為辦事的標準和依據。比如,行政長官作為特區和特區政府的「雙首長」、對中央政府和特區「雙負責」的憲制地位,在澳門得到充分尊重;「愛國者治澳」這一原則得到普遍認同;澳門原有法律與基本法相牴觸的,停止生效或及時修改;「港獨」勢力試圖滲透澳門遭到抵制;等等。對於這些政治歷程和考驗,與澳門同胞一起走來的王志民主任深有感觸,懷着滿腔深情,他將此封謝別信用了令人難以忘懷的10個字作為標題:「一段澳門路,一生濠江情。」
「愛國愛澳、包容共濟、務實進取、民主和諧」為核心內涵的「澳門精神」,成為澳門社會的主流價值和主流意識。可以說,澳門已經形成了維護和諧的強大氣場,這是澳門堅守「一國」原則的底氣所在。
和諧,善用「兩制」之利才有辦法
王志民主任在澳門履職雖然只有15個月,但見證了澳門的「六個首次」:首次舉辦了「中聯辦與特區政府主要官員學習習近平主席視察香港重要講話精神座談會」,首次組織了中聯辦負責人與立法會議員集體春茗活動,首次舉辦了「央企支持澳門中葡平台建設高峰論壇」,首次開展了「中聯辦開放日」活動,協調推動中央電視台綜合頻道首次在澳門落地,澳門大學設立首個「中國歷史文化中心」。
「六個首次」是堅守「一國」之本、善用「兩制」之利結出的碩果。不僅如此,在中央和內地的支持下,澳門深度對接國家「十三五」規劃、「一帶一路」戰略和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制定澳門歷史上第一個五年規劃,啟動85平方公里海域管理利用規劃,不斷深化粵澳、蘇澳合作,扶持會展、特色金融等產業發展,打造「世界旅遊休閒中心」,打造「中國與葡語國家商貿合作服務平台」,澳門產業單一、發展空間狹小的難題正在破解,多元發展、可持續發展的態勢正在呈現。
如果把目光從過去一年多的時段,放寬到回歸17年多的歷程,同樣可以看出澳門發展的不俗表現。17年間,澳門生產總值年均增長16%,財政收入增長超過九倍,社會保障支出增長超過了13倍,失業率逐年下降至1.7%。澳門人均GDP位列亞洲第二、世界第四,人均壽命居世界經濟體第二。
這一切說明,守本才能獲利。只要堅守「一國」之本,以日益強大的祖國為堅強後盾,結合自己的優勢謀發展,路子就會愈走愈寬、愈走愈穩、愈走前途愈光明。
和諧,抵禦風險才有合力
臨別之際,王志民主任對澳門這塊熱土戀戀不捨,對勤勉務實、沉靜包容、務實進取的澳門同胞深深眷戀。澳門雖小,城市卻很精緻;澳門雖小,心胸卻很寬闊;澳門雖小,眼光卻很遠大;澳門雖小,故事卻很精彩。這的的確確就是澳門的魅力所在!
回首「8.23風災」,澳門社會守望相助、和衷共濟。風災發生後,澳門特區政府主動請求駐澳部隊援助,習主席親自批准;澳門中聯辦馬上協調廣東省、珠海市和南方電網全力搶修對澳輸電設施。澳門市民對駐澳部隊和內地的真誠援助非常感激。不少市民自發向駐軍送上食物和水,卻獲駐軍指戰員回應「留給有需要的市民」。網上出現針對解放軍的謠言,澳門特區政府立即發聲明,嚴厲譴責不實際不負責任的造謠。澳門司法警察局澄清,有關言論全屬虛假,呼籲市民切勿轉載,否則可能涉及刑事犯罪,當局將進行調查。這一切,讓人們看到澳門社會人心齊、共識多、愛心濃、合力足,大家心手相牽,胸懷坦蕩,共克時艱。難怪王志民主任在信上說:「今後無論走到哪裏,都會惦念着澳門,記掛着澳門同胞。」
我們無法預知未來的路上,澳門會遇到什麼困難。但只要恪守和衷共濟、守望相助的精神財富,必能形成強大合力,逢凶化吉,遇難成祥。
和諧,是香港須面對的重大主題
王志民主任惜別澳門,赴港履新。面對的是一個與澳門有所不同的社會,最大的不同是:和氣不足!
香港回歸20年之久,但比20年更長的是150年的英國統治時期,「戀殖情結」仍在一些人身上延續,末代總督彭定康前不久來港,一干「遺老遺少」們捧場抬轎,就是一個例證。而一個「過氣」政客在香港指手畫腳,發表不負責任的言論,又製造和激發了新的不和諧。內因和外因雙重因素,折射出「和諧」是香港當下最缺乏的素養,決定了「促和諧」是香港各界必須面對的一個大主題。
促和諧,必須堅持原則和底線。香港各界都渴望和諧,那麼,和諧應建立在什麼基礎上?「港獨」勢力的「和諧觀」是允許公開討論「港獨」、允許「港獨」分子滲透立法會、允許「本土自決」。反對派的「和諧觀」是只要「兩制」、不要「一國」。這都是極其荒唐的!「港獨」違憲違法,絕無生存空間,全城聲討。反對派只考慮香港利益,不考慮國家利益,心胸狹窄,目光短淺,捨本求末,只會讓香港的路子愈走愈窄。香港社會的和諧,必須是建立在憲法和基本法的基礎上的和諧,必須是堅持「一國兩制」原則的和諧,絕不是讓「一國兩制」走樣變形的所謂「和諧」!
習近平主席在慶祝香港回歸二十周年大會發表重要講話,期望和勉勵香港同胞堅持「四個始終」,其中就有「始終維護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面對一海之隔的澳門生機勃勃的和合理念、氣氛和主流價值觀,香港社會各界和廣大市民都應該有所啟迪、借鑒和思考。
(本文作者為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香港總會常務副會長、港區上海市政協常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