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訊】記者趙凱瑩報道:對於社會服務聯會推出「社會房屋共享計劃」,有劏房住戶認為,計劃目標的五百個過渡性房屋單位,只是杯水車薪,無法滿足龐大的居住需求,希望社會熱心人提供更多單位。
劉小姐一家四口現居於西營盤的劏房單位,深受漏水困擾,輪候公屋七年仍未上樓。她認為,社會房屋有助改善居住環境,加上租金較市價低,對低收入人士而言是「福音」,希望可以入住。
不過,她亦擔心計劃「咁筍」,定必吸引很多人申請,五百個單位不足夠應付,「申請完唔知排幾耐先到我」,又認為租用期限若只有兩年,並不足夠,「如果兩年後仲未有公屋,咁點算?」她擔心屆時要再次回到劏房居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