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渣華」與「春秧」改寫北角新一頁

時間:2017-09-17 03:15:17來源:大公網

  圖:昔日金碧輝煌的「麗池花園夜總會」,已變成麗池大廈

  「抬頭看看,這裏不就是個武林嗎?」《一代宗師》的宮二是這樣形容香港。如果在北角英皇道抬頭看看,晉江、石獅、同安,這裏不就是小福建嗎?為何北角會變成小福建,大概要由渣華道說起。

  香港史學會總監鄧家宙表示,二十世紀初,渣華道當時仍在海邊,有渣華輪船公司在北角設辦事處,專營國內與荷殖爪哇的客運和貿易,從業者多數都是福閩華僑。另外,閩籍富商郭春秧投得北角地皮,原本希望填海興建糖廠,但後來改為發展為地產項目。他亦積極發展社區,提供康樂、醫療等服務,不少福建同鄉相繼落戶北角,於是小福建就在春秧街形成。

「廟宇」藏身同鄉會

  離鄉別井,難免會有思鄉的愁緒,福建同鄉於是各自組成不同的同鄉會,大家互相照應。鄧家宙表示,同鄉會的功能就是接濟新來港的福建同鄉,並提供真正的「蛇齋餅糉」,照顧他們的起居飲食需要。「福建人未必習慣廣東菜,偶爾吃到家鄉小吃,就有家的感覺。」另一個鮮為人知的功能就是拜神。鄧家宙指出,不同的「廟宇」藏身於各個同鄉會或各幢大廈之中,香火鼎盛。

「小上海」風光一時

  除了「小福建」之外,大家可曾記得北角有「小上海」之稱?鄧家宙指出,1945年以後,不少擅於經營歌舞廳事業的上海人來港,同時將「十里洋場」的文化帶來香港,遍地開花。談及最著名的夜總會,就不得不提麗池。1947年,「麗池花園夜總會」正式隆重開幕,創辦人李裁法將夜總會營造得金碧輝煌,當中包括酒吧、泳池、海浴場、餐廳、舞廳等。華麗裝修吸引不少滬籍富豪光顧,同時吸引不少上海人在北角定居。不過,「小上海」維持不到十年光景,隨着李裁法被列為不歡迎人物,夜總會於1957年亦改建為麗池花園大廈。「小上海」之名就在歷史洪流之中灰飛湮滅。

  一代才女張愛玲那張流傳最廣的相片,就是在北角蘭心照相館拍攝。相片背後寫道:「悵望卅秋一灑淚,蕭條異代不同時。」這可會是北角的寫照?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