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土地供應專組下周首會議

時間:2017-08-30 03:15:21來源:大公網

  政府成立由30人組成的「土地供應專責小組」,專責檢視土地供應來源並提出建議,下周三召開首次會議。在社會引起爭議的開發郊野公園邊陲、填海造地及發展新界棕地等議題,在小組內外均備受關注。專責小組主席黃遠輝指出,小組包羅不同專業領域,不同背景及立場是社會縮影,有助全面檢視不同土地供應來源的優劣利弊,強調會聆聽不同持份者聲音,預計明年第一至第二季進行公眾諮詢。林鄭月娥重申,開拓土地工作「急不容緩」,期望專責小組盡快完成土地供應來源策略。

  大公報記者 曾敏捷

  林鄭重申覓地「急不容緩」

  特首林鄭月娥在競選政綱提出要成立土地供應專責小組,讓社會「進行一場大辯論」。政府昨日公布30人名單,包括22名非官方成員及8名官方成員(詳見表),需於18個月內提交報告。林鄭月娥昨日出席行政會議前稱,相較其他工作小組一般有近兩、三年時間工作,土地供應專責小組任期僅18個月,反映要就開發土地取得社會共識是急不容緩。政府已相當掌握土地來源的資料,期望小組讓市民更掌握相關資料,再反映意見予特區政府。

  黃遠輝、黃澤恩分別出任主席及副主席,成員有學者、智庫及地區人士,全部是個人身份委任,部分人曾就填海、發展郊野公園等爭議話題表達立場,但多位委員接受《大公報》記者查詢時均稱,多元化意見無礙專責小組工作,期望透過討論凝聚社會共識,減少日後土地發展阻力。

  小組成員何喜華認為,土地不足帶出房屋短缺、租金上升、社區設施不足等問題,希望社會可以開放探討不同土地供應,「所有嘢都應該攤開來講,大家都是講道理,有不同意見不會是阻礙。」另一成員余偉業指,對不同土地供應持開放態度,「不是填海或者郊野公園的問題,是土地為誰而做、做什麼的問題。」他期望以創新思維討論土地及增加房屋供應。

  曾表態支持探討郊野公園發展的測量師劉振江認為,個人立場無礙專責小組的理性討論,發展要將住屋、就業及交通一併考慮。建築師吳永順稱,對所有方案均沒預設立場,最重要是尊重公眾討論結果,決定後要落實推行。

  委員之一的房協行政總裁黃傑龍稱,專責小組討論可與房協的郊野公園邊陲地發展顧問研究同時進行,但被問及若小組結論是不支持發展郊野公園邊陲,而政府也表態不會發展,他認為房協可叫停研究,但強調「這提問是太過假設性」。

  小組包羅不同專業領域

  黃遠輝預料明年第一至第二季可就土地供應選項進行公眾諮詢,預期每月開會起碼一次,按需要加開會議,每次會後將新聞稿與文件上網供公眾參閱。他稱小組對不同土地供應建議無前設立場,討論可循如何善用現有土地及增加土地供應兩方面展開,諮詢階段會聆聽支持及反對聲音,制定發展土地原則。他稱小組包羅不同專業領域,亦是一個平台,反映不同的社會聲音,亦不會忽視環境保護。

  黃澤恩稱,期望公眾積極參與土地供應諮詢,縮窄社會分歧,即使最終未達成共識,亦可提出紓緩措施。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