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網訊 (記者梁康然報道) DR美容事故誤殺案今早於高院續審。控方專家證人醫院藥劑師學會會長崔俊明出庭作供,他指涉事亞太幹細胞科研中心實驗室(APSC)所用設備有誤,難達至無菌水平。同時,APSC並非由合資格人員製作血製品,製作過程缺漏處處,尤其是不理解消毒程序。
崔俊明在庭上認為,涉案的CIK血製品可歸類為人類注射劑,製作人類注射劑需要使用特別的無菌技術,但APSC設備不足以達到無菌水平。他指APSC內的「無塵實驗室」空氣隔濾膜,如只能阻隔塵埃,未能阻隔細菌。
雖然無塵實驗室內備有「生物安全櫃」,用作培植血製品。正常情況下,安全櫃內的吹風閘應是由內吹向外,以防止細菌進入安全櫃內。不過APSC安全櫃的吹風閘卻是由上吹向下,令微生物、細菌有可能隨吹風閘的風向落入安全櫃內,難以達至預防細菌效果。
崔俊明又指,本港醫院都是由醫生或經過半年培訓的專業人員,去製作藥用血製品,但據APSC的文件記錄,負責本涉血製品的被告陳冠忠,不曾接受過正式的藥用血製品訓練,只是參考一份只有幾頁紙,內容粗疏的指引,就製作血製品。崔俊明認為陳冠忠當日並未了解或掌握,身為血製品生產者需要知道的責任,以及檢定品質等知識。
同日,控方另外傳召目前已退休的前瑪嘉烈醫院病理學部微生物學顧問醫生伍德強作供。他指,在2012年事發後,曾應邀參與調查本案事故去巡視APSC,發現APSC的無塵實驗室、生物安全櫃會同時處理不同產品,如CIK血製品與臍帶血產品會放置在一起,增加交叉感染風險。他又發現APSC的技術人員,包括被告陳冠忠等僅在內地聽學一日就從事製作血製品,令人思疑是否有充分知識去處理細胞培植程序。
辯方反駁指,被告陳冠忠擁有碩士學歷,多年來又在不同科研公司進行不同研究工作,並非如證人所形容「知識不足」。但伍德強就稱,不質疑陳冠忠的學歷及工作經驗,但據他履歷顯示,過去一直只從事研究製作人體外的產品,不曾接受過製作人類注射劑產品的訓練。
醫院藥劑師學會會長崔俊明認為,製作人類注射劑應由具資格人員進行。(本報記者梁康然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