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典禮在抗日英烈紀念碑前舉行,會長林珍致辭
東江縱隊港九獨立大隊一眾抗戰老兵們,昨日在酷暑下,參與西貢抗日英烈紀念碑謁碑典禮。有老兵連環雄(圖)憶述戰時擔任情報員,為大隊護送情報和人員。群眾中也有年輕面孔,有陪同家人首次參加謁碑禮的中四學生坦言,在學校未有讀到東江縱隊的事跡,透過今次活動,認識這段歷史。/大公報實習記者 鄧淑姿(文/圖)
東江縱隊港九獨立大隊老游擊戰士聯誼會昨日在西貢斬竹灣的抗日英烈紀念碑園,舉辦「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72周年謁碑典禮」,40個組織合共逾百名代表,以及十多位抗戰老兵到場。儀式開始先奏國歌,一眾人士為烈士默哀,並向烈士紀念碑鞠躬。聯誼會會長林珍致辭時,回顧了香港抗戰歷史,呼籲大家以史為鑑,看到祖國富強的事實,積極面對回歸後的考驗。
中四生實地學歷史
中四學生傅展芃陪同91歲的爺爺與90歲嫲嫲到來,他的爺爺當年在隊內負責宣傳工作,嫲嫲則幫忙傳遞情報。展芃說,在學校基本沒學習過東江縱隊的歷史,很難理解爺爺嫲嫲等老兵的心情,幸而家有兩位抗戰老兵,成了他了解這段歷史的動力,了解爺爺嫲嫲過去經歷了什麼,「我有學過抗戰的歷史,但來之前沒聽過東江縱隊的事跡。但爺爺嫲嫲年紀很大,這次來也是很難得的事,下一次再參加類似活動,我也會陪他們。」
84歲的連環雄於抗戰時期仍是「小鬼」,因為父親連貫是八路軍駐香港辦事處黨支部書記,家中成了傳遞情報的「交通站」之一,所以他八歲就加入東江縱隊,幫忙護送情報和重要人員。
他憶述,小朋友是最適合運送情報,「我光着上身,把有情報的紙藏在褲帶那邊帶去下個交通站。因為年紀小,走來走去也沒人理我,不像成年人容易被搜查。」
連環雄昨日特意戴上因抗戰獲得、刻有「功在家園」等八個紀念章到來,他希望日後能有更多紀念抗戰歷史的活動。陪同92歲父親前來的黃先生則說,香港回歸前,港人很難有機會了解東江縱隊的歷史,現在回歸祖國,大家可以通過這些活動,多了解抗戰血淚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