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政府高級醫生指DR集團實驗室運作缺漏多

時間:2017-08-10 20:04:01來源:大公網

  大公報訊(記者梁康然報道)DR美容誤殺案續審,控方今早傳召新證人衛生防護中心高級醫生吳東尼作供。他稱當日曾受邀參與調查事件,包括視察涉事實驗室及了解製作CIK血製品的流程。他發現血製品製作程有缺漏,包括未有進行中途化驗、無注入抗生素等,又發現血製品的標籤系統,保存藥品添加劑方式均不完善。

  衛生防護中心高級醫生吳東尼指,涉案實驗室製作CIK血製品程序有缺漏。(本報記者梁康然攝)

  吳東尼在庭上供稱,在事發時於衛生防護中心監測及流行病學部門工作。當年部門收到來自律敦治醫院的報告,指有兩人在DR美容中心接受服務後出現敗血性休克,部門最初認為事件可能涉及有人非法行醫,就安排他及另外2名同事,前往涉事美容中心調查。

  在2012年10月4日,他與同事前往出事的銅鑼灣DR美容中心,會見了本案第三被告被告麥允齡,從中了解三名事主出事經過,其間麥允齡表示,CIK血製品由亞太幹細胞科研中心實驗室(APSC)製作。但她不知道製作過程及製作情況。

  在同年10月6日,吳東尼前往APSC與次被告陳冠忠會面,其間陳冠忠講述製作CIK血製品過程,並提供來自廣州軍區醫院的製作指引資料。吳東尼對比資料後,發現APSC製作血製品時,缺漏幾個測試程序,包括收集細胞前無進行毒素測試、培殖細胞期間無進行中期細菌化驗、血製品培殖期間無加入抗生素等。由於少做個幾個程序,血製品的標籤系統無法完整記錄整個培殖過程,令標籤系統作用大減。

  吳東尼又指,發現APSC所用的細胞因子、抗生素等藥品只屬研究用途,安全水平未達致可供注射入人體。同時又發現APSC未有按指引去使用藥品添加劑,如指引列明「白蛋白」不可重用,並在開蓋後4小時需報廢,但APSC只以膠紙禁口,並重用餘下劑量。另外,APSC亦有其他運作問題,如接收血包後,曾任由血包在室溫環境下放置一晚才處理;無記載各式試劑的使用記錄等。吳東尼將於明日繼續作供。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