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訊】記者李淇報道:梁國雄、羅冠聰、劉小麗及姚松炎早前被裁定喪失立法會議員資格,立法會行政管理委員會研究是否向四人追討薪津。多名反對派昨日召開記者會,梁國雄公然要求行政干預立法事務,要求特首林鄭月娥阻止行管會追討議員薪津。多名法律界及建制派議員批評有關言論本末倒置,為卸責不擇手段。
梁國雄表示,四人被DQ已因官司輸掉議席,如再追討薪津,款額合共可能超過1000萬元,他們無法負擔;若最終破產,五年內亦無法參選。他公然要求行政機關干預立法會事務,聲稱林鄭若不開口阻止行管會追討議員薪津,是對議員「政治迫害」及「經濟打壓」雲雲。
姚松炎聲稱,沒責任退回立法會議員薪酬,揚言「所有錯誤都不是在我們身上,要負責任的是立法會主席。」劉小麗亦聲稱,所有款額應由梁君彥負責,「情況就如一項工程超支,應向大判追討而非向二判問責。」社福界邵家臻則將火頭燒向建制派,指他們建議行管會只追回四人薪津,不追討辦事處營運開支是「假惺惺」,稱不會接受「中間落墨」。
各界批雙重標準自打嘴巴
香港中小型律師行協會創會會長陳曼琪批評,反對派的言論是歪理,指宣誓「加料」是屬於他們自己的動作,並非立法會主席要求,故責任在主席身上說法並不成立。工聯會立法會議員黃國健說,是否追討議員薪津應由行管會作決定,非議員講兩句就影響到,批評反對派一直聲稱行政不應干預立法,但涉及自身利益時卻要求特首干預行管會,是自打嘴巴的表現,十分荒謬。民建聯立法會議員葛珮帆質疑反對派要求行政干預立法是雙重標準,如同「摑了自己一巴」。
立法會秘書處表示,行管會就是否收回四人的酬金及營運資金,正向外間資深大律師尋求法律意見,預計對方可在六至八星期內提交,此後行管會將開會討論有關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