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前DR資料搜集員指軍區醫院「學法」只屬於學術交流

時間:2017-07-31 19:12:25來源:大公網

  大公網7月31日訊 記者梁康然報道:DR醫學美容事故誤殺案昨日續審,控方傳召前DR集團實驗室資料搜集員鄧銘權出庭,直指當年次被告陳冠忠未能製作出CIK血製品,故集團派遣鄧銘權再前往廣州軍區醫院「學法」。鄧銘權形容軍區醫院提供的資料只屬於學術交流,對掌握CIK療程作用有限。 

  證人鄧銘權表示,擁有生物化學博士學位。在2009年時曾加入DR集團旗下的永怡(香港)有限公司工作,負責資料搜集以籌備開設亞太幹細胞科研中心實驗室(APSC)。至2010年左右,他獲得慈善機構資助前往英國牛津研究癌病,就決定離開DR集團。在離開集團期間,首被告周向榮仍然每月提供500英鎊(約5127港元)資助,要求他搜集有關培殖頭髮幹細胞的研究資料,再交回DR集團。 

  至2011年5月,鄧銘權接受周向榮邀請,回港重返永怡工作,主要負責協助DR集團申請不同專利,以及協助集團與本地大學合作進行研究。當時他未有接觸過與CIK療程有關的項目。 

  在2012年3月,集團總經理朱美沁轉發周向榮的電郵,指被告陳冠忠在同年2月曾前往廣州軍區醫院「學法」,但返港後未能成功培殖出合乎需要的CIK血製品。因此要求鄧銘權亦前往廣州「學法」。 

  鄧銘權形容「學法」過程,只是從旁觀看院方的博士人員,怎樣進行培殖CIK血製品,以及如何在無菌工作間,歷時只有40分鐘左右。他直言,是次「學法」有如學術交流,未能增加有關CIK療程的知識。至午餐時,他向一名負責CIK療程的李姓教授索取聯絡電話就返港。在回港後,鄧銘權再聯絡該名李姓教授,問清楚培殖CIK血製品時需要用什麼化學劑,他將資料轉告第二被告陳冠忠後,陳冠忠就繼續從事培殖CIK血製品工作。 

  至2012年10月,鄧銘權從新聞中得知本案發生,及後周向榮就要求他與同事一起搜集有關CIK療法副作用的資料。證人將於周三(8月2日)再出庭作供。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