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首架19座小巴已抵港,停泊於青衣\網上圖片
【大公報訊】記者賴振雄報道:政府放寬小巴至19個座位的新安排於上周五刊憲,營運商可自行決定加位時間。昨日網上瘋傳多張圖片,報稱首輛英國製19座小巴抵港,正停泊於青衣一個碼頭內。該小巴由英國廠商Optare製造,《大公報》記者翻查廠商網頁發現,該車屬最新的歐盟五型,由低地台巴士改裝而成,業界人士估計,待通過驗車等程序,最快兩個月後可在市面行駛。
全港現有4300多輛紅、綠頂小巴,立法會上月底三讀通過《2017年道路交通(修訂)條例草案》,將小巴乘客座位上限由目前的16個,增加至19個,是近30年來首度「加位」,新例於上周五刊憲,已正式生效。
料最快兩個月後可乘坐
網上昨日瘋傳多張圖片,只見一輛19座位綠頂小巴停泊在青衣一個碼頭,未掛上車牌,車廂內部寬敞,後排升高,座椅以黑色皮製,感覺舒適。車廂內部有擺放行李的空間,軚盤及車身印有英國廠商Optare字樣。
汽車交通運輸業總工會公共小巴分會主任陳逢源回覆《大公報》記者查詢,指該輛小巴在英國製造,由中型巴士改裝,暫未知確實行車日期,但估計通過驗車等程序後,最快可在兩個月後行駛。
香港專線小巴持牌人協會發言人陳文俊指出,本港的公共小巴現以日本品牌豐田及三菱為主,英國車並非主流,網傳的圖片是由英國的低地台巴士改裝,屬試驗性質。他強調,成本問題,業界會先淘汰舊車,不會一下子全部轉換為19座新車。
港九新界公共專線小巴聯合總商會主席梁雄透露,業界將於本周四與運輸署開會,商討轉換19座小巴的詳情,估計要全部轉換成19座新車,需最少兩年時間。
有業界人士指出,一部19座小巴約售70多萬元,運輸署早前表明,過渡期間,容許16座及19座小巴並存。小巴座位增加,業界關注保險費會否相應調高。泰加保險有限公司業務總經理袁偉彪稱,暫時無意調高保費,小巴「第三者保險」維持每年4.2萬元,保費賠償上限一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