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名內地及香港財金官員出席債券通開幕儀式(大公報記者蔡文豪攝)
大公網7月3日訊(記者 王嘉傑) 債券通今早啟動,是續滬港通及深港通後,內地與香港資本市場的重要一章。多位內地與香港的財金官員都有出席,今早在港交所舉行的開幕儀式。包括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潘功勝,香港財政司司長陳茂波,香港金管局行政總裁陳德霖等。
林鄭月娥於致辭時表示,在「一帶一路」發展、人民幣入籃下,市場對人民幣資產配置需求增加。債券通正為此應付投資者需求推出,並為投資提供更便捷的渠道,鞏固了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定位。
債券通開通時成交逾20億人民幣(大公報記者王嘉傑攝)
林鄭月娥強調,滬港通、基金互認及深港通是反映出「一國兩制」的重要優勢,並支持金融業的發展。未來會適時擴展至南向交易。
同場的陳德霖表示債券通推出是近年香港積極建設金融基建成果,由香港的CMU與內地的託管機構組成,以多級託管方式,但方便靈活讓境外投資者參與。
債券通開通時反應不錯,一啟動時共有86間機構上線,並有逾21億人民幣交易。
李小加:債券通可吸引大量資金來港
港交所行政總裁李小加(大公報記者蔡文豪攝)
港交所行政總裁李小加出席債券通開幕儀式後表示,債券通的意義是吸引境外大批銀行間資金停泊於人民幣債券。而當大批資金都來港後,將會刺激如股市,資產產品的需求。
目前只有機構投資者才能夠參與債券通,散戶並不能參與。李小加稱,現時金融體系下,銀行會將所得的大量存款購買於安全的資產如美元債,因此希望透過開放債券通給予多一個人民幣債券的選擇,讓其他境外銀行購買人民幣債券。至於當境外銀行選擇來港,作為買賣人民幣債券的基地時,將會有大量資金來港,屆時將會有風險對沖的需求如購買股市,資產管理產品,都會令香港其他大眾受惠。
至於債券通下一步會是什麼「通」,李小加表示,目前需要時間歇一下。不過,他表示,債券通,滬港通,深港通等都是橋樑,未來會增加產品的量,以滿足兩地投資者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