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軍事周刊/中國新型隱身戰機 「井噴式」試飛

時間:2025-08-11 05:02:36來源:大公报

  圖:中國三款第六代戰機

  中國第三款飛翼布局的第六代戰機相關片段近期首次在網上曝光,採無垂尾、無平尾、無鴨翼的「三無」布局,配備雙發動機、雙輪前起落架,加上後掠角達60度以上的大後掠主翼,將隱身做到了極致。

專家推測,該機或是一款艦載機。加上此前的兩款戰機,中國在下一代隱身戰機方面,同時具備了戰鬥轟炸機、空優戰鬥機、艦載戰機、忠誠僚機等多元化應用場景,有效支撐空軍和海軍的對空、對陸、對海立體化作戰體系。中國新型戰機呈「井噴式」試飛,在全球處於領先位置。\馬浩亮(文)

  2024年12月26日,中國同日試飛了兩款第六代隱身戰鬥機,分別是成都飛機集團的殲-36和瀋陽飛機集團的殲-50。時隔半年多,第三款新型飛行器亮相。

  三款新戰機在外形上具有共同點,均採用「三無」布局,即無垂尾、無平尾、無鴨翼。這種布局的關鍵技術包括「軟硬」兩點,即硬件上的高效舵面,和軟件上的飛控系統。在沒有傳統尾翼的情況下,飛機主要靠機身柔性蒙皮、襟翼舵、翼尖舵等來控制飛行姿態。而飛控軟件則用來處理飛機的轉向、爬升、規避等複雜任務。三款新戰機密集亮相,表明中國在高效舵面、飛控軟件兩方面,都已擁有成熟的技術積累。

  主翼或可變後掠角 優化氣動性能

  此前兩型戰機,成飛集團的殲-36重型隱身戰機,配置了三台發動機,動力強勁,可滿足對高速度、大載荷、遠航程的要求。其三角翼布局,機尾後緣緊密排列十餘個柔性開裂式舵面,來控制方向。其定位是戰鬥轟炸機,兼具大載彈量和突防空戰兩重優勢,遂行對海、對地、對空打擊能力。而瀋飛集團的殲-50,採用大後掠翼加無尾翼的氣動布局,是一款多用途的空優戰鬥機,主要定位是隱身突防、制空作戰,更加注重高機動、高速度。

  相比前兩款戰機,此次的新戰機主翼後掠角達60度以上,後緣呈內凹鋸齒狀的蘭姆達機翼,能夠降低飛機的雷達反射面積,提升隱身性能,實現隱蔽突襲。新戰機可能搭配可變後掠翼,可在起飛、巡航等不同飛行階段,通過調整後掠角度,優化氣動性能,這既有助於縮短滑跑距離,又能在高速飛行時減低阻力,實現更大速度。

  空速管顯示正早期驗證試飛

  軍事專家邵永靈認為,新型戰機像去年亮相的殲-36、殲-50兩款戰機的結合,呈現出明顯的低可探測性設計特徵,機首前部裝有空速管,表明該機正處於早期驗證試飛階段。前起落架為雙輪設計,不排除是一款艦載機的可能性。該機也可能是一款配合殲-36、殲-50作戰的「忠誠僚機」,類似美國的「協同作戰飛機」計劃。

  軍事專家杜文龍亦指出,第三款六代機最明顯的特徵是採用了無尾三角翼,把殲-36、殲-50的優勢集中到了一體。傳統氣動舵面完全消失,要依靠不同部位翼面的調整,完成各種飛行動作,將隱身做到了極致。雙發動機布局、雙輪前起落架,說明這是一種重型飛機。

  三款六代機時間間隔小,從氣動外形看,有的針對戰鬥轟炸,有的針對制空,有的針對海洋上空的綜合作戰,能夠滿足不同軍兵種的要求。這表明中國在材料技術、隱身技術、飛控技術、火控技術、彈藥技術等方面,都有了重大進步。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