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芬姐一直以手掩面,以防被人跟蹤偷拍
臨近暑假,不少學生都趁着長假期,找暑期工賺一點零用錢,但有不法分子看中年輕人賺快錢的心態,在網上招聘平台刊登「即日快錢」等貼文作招徠,並寫着適合20歲以上女生及22歲以上男生。惟這些「即日快錢」涉及不法集團利誘年輕男女假結婚,《大公報》記者佯裝有意參與假結婚賺外快,發現集團的顧客除了內地人外,南亞裔人士透過假結婚謀定居香港,近幾年有上升趨勢,尤以入境處三年前實施加快審核酷刑聲請申請,有假難民利用假結婚途徑,欲免被遣返,假結婚個案一度攀升三成。\大公報記者 梁儒鑫、梁永強
圖片:調查組
《大公報》記者跟着貼文上的聯絡電話撥去查看,一名假結婚中介人指有意者可即日帶同住址證明和身份證,跟她到婚姻登記處領取俗稱「寡佬紙」的單身證明,然後就可以安排與客人見面。《大公報》記者聯絡兩個假結婚中介,其中一位言談爽快的芬姐,最初相約記者到旺角見面,突然心虛地又轉地方到深水埗西九龍中心相見。
與內地人假結婚公價8.8萬
記者在西九龍中心的快餐店等候,芬姐姍姍來遲並戴着口罩,煞有介事的左顧右盼,然後低聲說:「唔好意思,我有啲感冒。」她見旁邊坐着一個渴睡中的陌生男人,又突然要求記者離場,鬼鬼祟祟的說:「呢度太多陌生人,你知我哋做假結婚呢啲嘢,唔方便被人聽到㗎啦,不如出門口傾好嗎?」幾經爭議後,轉到一張無人的餐桌續談。
芬姐支吾以對地解釋假結婚的程序,因她戴着口罩,聲線低沉得幾乎聽不到她說的一言一語。記者要求芬姐暫時脫下口罩,她才說出原委:「其實我冇感冒㗎,我就係驚被人認得出先戴口罩!」芬姐表示港人與內地人假結婚期需要四年時間,公價首期五萬五千港元,成功後再給尾數二萬五千元,其間每年有兩次北上與假新郎或假新娘一同面見內地民政部門,如「出差」廣東省區每次可獲二千元「出差費」,外省則有三千元酬金,假結婚全程實收近十萬。
她向記者說假結婚沒有任何風險,「就算被人發現,雙方都堅持唔認係假結婚就得啦,佢(入境處)奈我哋唔何㗎!」談了一會兒,芬姐突然衝出門口,說要接聽電話,但她的手機從來沒有出現過來電的畫面,明顯在試探記者。隔了十分鐘後她又衝回來,突然舉高手機,說要拍下記者的樣貌:「我點知你係咪放蛇呀!你有心做怕咩被我影你相呢?」記者婉拒,惟有順她意思到快餐店門外討論。
在嘈雜聲不絕的環境下,芬姐繼續竊竊私語般的說:「一早叫咗你出門口傾㗎,我喺呢行做咗十幾年,都未出過事㗎,眼見好多行家都被捕過,都咪話唔驚,我都六十歲喇,都係搵餐晏仔食下啫!」她說約八至十萬元假結婚價錢已經是公價,「你出面嗰啲中介一定壓你價,因為有啲後生仔女,幫我做完後,再自己接單,收我五萬五千,但同人講三萬五千,佢咪賺二萬囉!你唔信可以去格價,有啲後生女差幾萬蚊買個手袋咪落搭囉!最後先識喊都冇用啦,都『結咗婚』喇!」
她又指男士年過35歲做假結婚最理想,但首期只有二萬五千元,其他尾數一樣,芬姐說假新娘多數是有意到香港發展的中年女士。記者稱要考慮,她即時多加五千元利誘。
教路如何應對入境處審查
除了芬姐之外,同一個招聘平台的另一個假結婚中介陳小姐,說與南亞裔假結婚,全程可賺十六萬,但假結婚期長達七年。她一直以微信聯絡,並要求記者帶同身份證及住址證明才可見面,「我要親自同你去婚姻登記處,即日申請『寡佬證』,仲要等有客先可以安排喎!」她說還要辦場「大龍鳳」擺酒宴客,製造雙方結婚的證據。
陳小姐續說與南亞裔人士「結婚」,每隔三個月會有入境處人員上門審查,家訪了解二人的生活狀況,港人一方工作必須是月薪一萬三千港幣以上的長工,還要查明信貸評級、強積金紀錄、無破產及無領綜援等,才可合乎資格與南亞裔人士假結婚,陳說港方有公屋地址會更易獲假結婚集團信賴,不怕「假港新娘/新郎」失蹤。她指做南亞裔假結婚期較長,如急需快錢的人,還是選擇與內地人假結婚比較方便快捷。雖然兩位中介說假結婚沒有任何風險,更教唆稱:「入境處捉到又點?死口唔認就得㗎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