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市建局計劃在新項目中以土沉香綠化市區,保育之餘也讓市民多欣賞沉香樹
【大公報訊】「香港」得名於一度盛產土沉香。市區重建局計劃在新項目中以土沉香綠化市區,保育之餘也讓市民多欣賞沉香樹。長春社贊成遷地保育,並提醒市建局做好保安,嚴防「香樹黨」非法砍樹;「樹博士」詹志勇則擔心,市區環境條件惡劣,未必適合種植沉香樹。
市建局行政總監韋志成以《回歸廿載祥和樂 市建融和植沉香》為題在網誌撰文,指土沉香是使香港得以命名的樹木,有需要好好保育及推廣種植這與香港發展以及和自然環境息息相關的品種。適逢回歸20周年,市建局有意今後在新項目中,在環境和設施許可的情況下,尋找合適的位置種植沉香樹,保育土沉香之餘,也推廣物種予市民認識及欣賞。
韋志成亦提到,把沉香樹從郊區帶回市區,可讓更多市民能認識它、欣賞它。局方已經與漁農自然護理署初步接觸,討論在市區種植沉香樹及培植種子的可行性。為了妥善管理和護養沉香樹,市建局計劃編製樹木登記冊登記每棵市建局土沉香,記錄它們生長、健康、種植日期和分布位置等資料。
市建局已獲種植沉香樹機構獲贈三棵幼年沉香樹,將於短時間內移植在市建局位於荃灣的一個發展項目公共休憩空間內,讓市民欣賞。市建局表示,在荃灣的種植點已裝閉路電視,並有保安員管理。
長春社總監蘇國賢歡迎市建局建議,認為土沉香「遷地」到市區種植有助保育,例如政府早年在公園栽種的土沉香,由於保安得宜,土沉香現已長成大樹。他忠告市建局一旦落實計劃必須做好保安,提防「採香賊」,亦避免在同一地區栽種過量,影響物種多樣性。
「土沉香生態及文化保育協會」總幹事何佩嫻亦認為,在市區集中種植是好事,但關注保安問題,建議引入監察器,避免更多沉香樹被偷走。
有「樹博士」之稱的香港大學地理學系講座教授詹志勇則指,漁農自然護理署每年會在郊野各地種植近萬株土沉香,雖然近年非法砍伐大樹情況嚴重,但土沉香暫時未有絕種危機。他認為在市區種沉香建議沒有壞處,但擔心市區可提供樹木生長的條件惡劣,未必適合種植沉香樹,而土沉香觀賞價值較低,並較為「大眾臉」,建議市建局在樹下設資訊板,讓更多市民認識土沉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