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我的太空夢」徵文比賽得獎作品(九)

時間:2017-05-22 03:15:30來源:大公網

  圖:中聯辦宣文部部長朱文(左一)和教聯會主席黃錦良(右一),頒獎予高中組優勝同學 大公報記者麥潤田攝

  編者按:《大公報》主辦「我的太空夢」徵文比賽,設小學、初中和高中組,各設冠軍一名亞軍兩名和季軍兩名,以及優異獎三名。今天刊出高中組優異獎作品。

  高中組  

  《我的太空夢》

優異獎 新會商會中學 中四 賴文龍

  葉寒吸了一口煙,沒有將煙暈吐出。他把玩着手上的香煙,這是他從故鄉地球帶來的私人物品。隨後他將煙霧慢慢吐出,由於節省電力飛船的向心加速度只有0.6g,這使得香煙的煙霧散開得比正常的慢,葉寒很享受這個煙霧在無干擾狀態下慢慢擴散的過程。雖然飛船明文規定不允許吸煙,葉寒的私人AI也在不斷地提醒他吸煙危害健康,但葉寒毫不在乎,因為,他的飛船已經被黑洞抓住了。

  在21世紀,地球就發現了這個黑洞,這個黑洞離地球只有1.2光年,彷彿是憑空出現的,當時的科學家對黑洞的認識不足。黑洞的發現刺激了人類的好奇心並使得航太事業蓬勃發展。當時葉寒效力的公司就成為了這個領域的佼佼者。經過一個世紀摸索,人們終於有了足夠的能力飛向黑洞,葉寒就幸運的成為了其中一批太空人。

  原本這次任務只是常規的人員交替與補給物資(是的,人類擁有了研究黑洞的前哨站),飛船上也只有駕駛員葉寒,船長和一名沒有存在感的科學家。但在旅程進行了一大半時,意外發生了,AI突然喚醒了所有人,前哨站的信號從星圖上消失了。「是不是AI腦子燒壞了」葉寒心裏這樣嘀咕,但他是不會傻乎乎地說出來的:「我向基地匯報一下。需不需要減速等消息?」

  船長皺着眉計算了一下燃料量說:「不,不能減速,燃料不夠。」然後他把壓縮食品狠狠地摔在桌子上,咒罵道,「前哨站那群飯桶!偏偏這時給老子整出這把子幺蛾子事!祝你們被宇宙塵埃撞成碎片!」

  「葉寒,你給我盯着。航線目標定在上一次信號地點。」後面一句是對AI說的。

  「你也別瞎緊張,這點破事算得了什麼,老子去冬眠了,到達前別叫醒我。」船長怒氣沖沖地丟下這句話就走出了駕駛艙。

  「真是件苦人的差事。」葉寒這麼想着,下意識地摸一下褲子,希望找到一包煙。然後想起可能會被罵,又悻悻然地放下了手。

  但奇怪的事情依然在發生,前哨站發射的沿路信號都有不同程度的偏差,這讓飛船在矯正航線上耗費了不少工夫。「就像是直線被扭曲成曲線的樣子。」科學家這麼說道。

  又經過了一段時間的航行,就快到達目標地點了,飛船開始減速,葉寒喚醒了船長。但飛船依然沒有觀察到前哨站的資訊。這時來自地球的資訊終於到了,繼續任務。

  葉寒這時已經可以看出黑洞的大概位置了,一片黑。船長下令飛船以低速在四周搜索一下,葉寒看到科學家從被喚醒後就死死地盯着黑洞的位置看,葉寒並不想理他,黑洞盯久了感覺會迷失自我。

  「快……快……」科學家突然發瘋道:「快跑啊!黑洞在變大!它把前哨站吸進去了!」

  煙頭的一點紅色彷彿是茫茫宇宙中孤獨的人類之火。為了節省動力,空氣迴圈裝置即將關閉,葉寒馬上也要穿上宇航服了。船長在最後選擇了在冬眠中了結自我。科學家反而興奮地開着小飛船衝向了黑洞。葉寒手上的煙終於吸完了。他看了看飛船前的黑暗,關上了重力發生器。可能人類會因為這次的事故停止探索黑洞,但葉寒知道黑洞就像一塊磁石,吸引着人類飛蛾撲火,仿如科學家的舉動一樣。

  葉寒一邊這麼想着一邊關閉了嘮嘮叨叨的私人AI。

評語      

  路德會西門英才中學校長簡加言:獨闢蹊徑,充滿想像。創意小說片段寫對太空的好奇與執著探索。小說再現太空工作場景,精彩的細節描寫讓縹緲的太空生活變得真實細緻可感。想像中的太空工作充滿着挑戰,作者以一個科學家的身份進行沉着冷靜的挑戰。而用飛蛾撲火般來比喻人類對太空探索毫無畏懼更是寫出了這一代人的責任和擔當。

  香港青年協會李兆基小學校長謝煒珞:想像大膽,情節精彩曲折,富有創造力,又能扣上主題。語言較成熟,文章讀起來新穎奇特極具吸引力。

  《我的太空夢》

優異獎 香港紅十字會醫院學校

中四 謝婷欣

  我討厭太空。

  我的爸爸是一個太空人;或許,他是一個稱職的太空人,但他從不是一個稱職的父親;他把一生奉獻給太空,同時,太空搶走了我的爸爸,所以,我討厭它。

  今天是我的生日,媽媽和朋友都興高采烈地為我慶祝,但媽媽身旁的座位卻一直懸空……直至生日會結束,爸爸都沒有出現。

  晚上,我如常跟媽媽說晚安後,便獨自走進睡房……「轟隆──」窗外突然傳來巨響,我定過神來,便立刻走近窗邊看個究竟;我看到一支巨大的火箭矗立在我家門前,火箭的門緩緩打開,一個身穿太空衣的太空人從火箭裏走出來,他脫下頭套,微笑着向我招手。我揉揉眼睛一看,一張熟悉的臉孔已在眼前,不就是我親愛的爸爸嗎?我急不及待地衝出房間,連鞋子也忘了穿上便撲進爸爸的懷裏。爸爸溫柔地說:「我帶你上太空過生日吧!」說罷便拿出一套正合我身的太空衣給我穿上;一切準備妥當後,我緊隨爸爸的身影登上火箭。

  「五、四、三、二、一」,「轟……」的一聲,火箭升空了。

  從爸爸出現的一刻起,我的心情一直興奮不已,現在居然可跟爸爸一同上太空,實在是難以置信。

  火箭慢慢升空,我透過火箭的窗戶看出窗外,眨眼間我們便衝出地球,飛越太空。太空上繁星眾多,映照在我眼裏的景色是我從未看過的。

  火箭緩緩降落在月球上,爸爸牽着我的手走出火箭外。月球表面上有很多凹坑,還有很多外星人住在凹坑裏。外星的居民看見我們着陸,便熱情地走過來,邀請我們一起開派對。我們在凹坑裏玩捉迷藏、又到火星泡岩漿溫泉、再到其他星球和外星朋友玩耍……我和爸爸都玩得樂而忘返,這是我過得最快樂的一次生日。

  我們返回月球時,爸爸從火箭裏捧出一個大大的生日蛋糕走到我面前,蛋糕上的蠟燭發出溫暖、耀眼的火光,我閉上眼睛,低頭許願:希望每年生日也像今天一樣,可以跟爸爸一同慶祝。接着,我向着蠟燭輕輕一吹,火光依然亮着;我再用力吹,火光仍然吹不熄;我猛力再吹,眼前的所有景象突然消失了!我立即睜開眼睛,只看見書桌上微弱的燈光在靜寂的房間亮着。啊,原來一切都只是一場夢!爸爸、火箭、太空、蛋糕……都只是一場夢……

  正當我坐起來整理思緒,房間的門突然打開,一道微弱的火光出現在我眼前,輕柔的生日歌聲伴隨而來,爸爸媽媽捧着蛋糕慢慢進來。難道我還在夢中嗎?爸爸走近我床邊,輕輕撫摸我的臉龐,說:「親愛的寶貝,對不起,我趕不上參加你的生日會,這是我給你的生日禮物。」然後,他遞上一個包裝精美的盒子給我,我接過禮物後就馬上拆開,竟然是一套太空衣!我驚訝地望着爸爸,他微笑着說:「待你長大成為太空人,爸爸陪你到太空過生日好嗎?」我的淚水瞬間湧出眼眶,只懂得抱着爸爸一直點頭……

  我的爸爸是一個太空人,他亦是一個稱職的爸爸;我為他的職業而感到自豪,並立志成為像爸爸一樣的太空人,因為──我愛上了太空。

  評語      

  香港作家聯會副會長周蜜蜜:虛構的童話夢想,有積極向上的太空理想,也有真善美的一面。

  《我的太空夢》

優異獎 神召會康樂中學 中五 姜雨忻

  從古至今,人類對太空的探索從未止步,而我也對太空充滿着好奇和憧憬。

  年幼時,我曾幻想過長出一對翅膀飛向月亮,思索着換個角度看月亮會不會顯得更加皎潔、更加美麗?這便是我的太空夢的啟蒙罷。大鬧天宮、婦娥奔月的故事告訴我,太空是個妙不可言的神仙世界,那裏有蟠桃園、嫦娥、玉兔、月桂樹、廣寒宮等眾多美好事物──而長大後的我卻對太空有些敬畏了起來。我讀了更多的書,知道了太空浩瀚無垠人類無法預測、得知了太空的其他星球很可能生活着別的高級智慧生物、了解到了太空裏沒有空氣,在浩渺的太空中,宇航員時刻面臨着險境,而並非想像中的仙境,一切彷彿都理性了起來。可謂「恐懼源於未知」,太空裏充滿的未知使我又不由得敬畏起它來,可正是這好奇、憧憬、敬畏,令我的太空夢更加豐富多彩,打開了我的想像世界。

  太空包含了太多的未知和無窮的可能性,人類為了滿足征服宇宙萬物的慾望,和對未知領域的好奇,而去發掘這浩瀚的太空。目前,只有火箭才能將人類送上太空,而最初的火箭源自中國,當時只是用於過年過節時燃放煙火,後來傳入歐洲才逐漸用作戰爭武器。歷史上記載的最早嘗試火箭升天的人並非為我們所熟知的蘇聯太空人加加林,而是十四世紀一位名為萬戶的明代士大夫。

  根據《火箭和噴氣發動機》記載,當時他坐在一張綁着四十七個自製火箭的椅子上,雙手高舉大風箏,設想利用火箭推力飛上太空並利用風箏平穩着陸,結果落了個粉身碎骨的下場,可這也正好印證了從古時候起,人們就有了衝上雲霄的夢想,明知有生命危險,也不惜奮不顧身地去嘗試,更何況二十一世紀的我們呢,試問如今誰不想飛往太空飽覽這朗朗乾坤、天地萬物呢?

  一九六一年四月十二日,加加林乘坐「東方一號」宇宙飛船圍繞地球航行一周並成功返回地面,完成了世界上首次載人宇宙飛行,實現了人類進入太空的夢想,是人類探索太空道路上巨大的里程碑。數十年後的我重溫這段歷史時仍是不禁熱血沸騰,再次激發了我的太空夢。時至今日,人類對太空的探索早已不再局限於地球外圍,科學家們發現了黑洞、星系、星雲、恆星、衛星……數不勝數,也已有不少宇航員成功飛上太空,特別是前不久中國的第一位女宇航員劉洋成功飛天後,我更是激動不已,她是我的偶像,更是我們國家的驕傲,為我們女生的太空夢增添了不少信心。

  有時候仍會天真地想像着自己身穿宇航服漫步在月球上,漂浮在太空中,身邊環繞星羅棋布的眾星球,在一片混沌中緩緩伸出手抓住一粒宇宙塵埃,蹬一蹬腳又飄向下一個星系,穿梭在深邃的宇宙中。沒有世間紛紛擾擾、爾虞我詐,只是靜靜地感受人如千山一沙、滄海一粟……在人類科技愈來愈發達的今天,我相信沒有什麼是不可能的,幾百年前人們甚至不相信人可以上天,可現在事實證明了他們的愚昧,我相信我的太空夢不會止步於夢,神秘的宇宙也定會在不久的將來變得愈來愈明朗。

  評語      

  香港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學系副教授鄭志強:能通過對太空的探索是人類共同的夢想,對將來航天科技的發展充滿信心。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