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訊】記者張月琪報道:勞工顧問委員會昨開會討論取消強積金對沖方案,惟仍未達成共識,據了解,政府以2015年的強積金數據為基礎,計出勞、資、政府各方案實施30年後僱主須負擔成本,當中成本最高為勞方「基金池」方案僱主須額外付近2600億元;五大商會方案額外付1600億元,屬三方案中最低。有勞方委員指,政府無論是對勞方或資方提出的反建議沒有實質及善意回應,擔心政府本屆任期前未能訂出具體方案。
據了解,今次會議政府就勞方建議「基金池」方案、商界建議為每名僱員增加強積金供款1%的「五大商會」以及政府方案,計算出對經濟影響以及實施30年後僱主須負擔成本。政府以2015年強積金數據計算,即4.7萬僱員被對沖強積金、政府出資62億元,以及長服金和遣散費的計算方法,由現時月薪的三分之二,減至二分之一為基礎。
消息人士指,政府數據顯示,基於兩成僱主不會將強積金作對沖、經濟轉差及濫用的情況下,在基金池方案下被解僱的僱員人數,會由現時四萬人,增加到最少八萬人。基金池組成除了62億元亦包括僱主額外為僱員多供工資1%的供款,僱員被解僱或退休時,可全數於基金池提取,若實施30年後,僱主額外須付成本為2588億元。
勞方憂今屆政府未能敲定
至於五大商會方案,消息人士引述政府指,方案要求政府供款,需考慮長期經濟負擔,同時強積金原意用作退休,保留對沖違反相關原則,且難以令勞方接受。倘若方案一旦實施,30年後僱主額外須付成本為1620億元,而政府方案,僱主則需要付1830億元。
消息人士認為,勞、資雙方極力尋求共識,但政府並未有積極協助討論,如沒有就基金池的濫用作出建議等。
勞顧會勞方委員鄧家彪會後指心情較上次會議更沉重,擔心現屆政府會因為時間緊迫,強迫勞工界接受方案,恐怕在本屆政府任期內不能有共識。鄧家彪又稱,下周二勞工界會召開大會,向各工會代表闡述最新情況,並收集工友對取消對沖意見。
勞顧會資方委員郭振華則表示,政府在會上提供了更多取消強積金對沖的數字和資料,會回去與商會研究。他又提到,「基金池」方案日後的合法濫用問題尚未解決,相信日後會加開會議。
勞工及福利局局長蕭偉強表示,現計劃仍然是在今屆政府任期完前敲定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