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艺文 > 正文

流動空間/繁花中的百年老店\方 元

時間:2025-07-21 05:01:51來源:大公报

  圖:中國證券博物館是上海的百年老建築。/作者攝

  銀幕上的建築往往比現實中的好看,所以建築師要多看電影,而且不要錯過王家衛的作品。在他的劇中既有顏如玉,又有黃金屋。王家衛很會拍建築,而且很會選建築。在電視劇《繁花》中,他選的和平飯店、浦江飯店、外貿大樓都是典型的海派建築,都是百年老店。

  就像劇中人物一樣,每座建築也有自己的角色。浦江飯店的出鏡率雖然不如寶總的和平飯店和李李的至真園,但它對劇情很重要,它不僅改寫了寶總的人生劇本,還拉開了中國資本市場改革的大幕:一九九○年十二月十九日,中國改革開放後的第一家證券交易所在此鳴鑼開市。

  上海證交所開業後,浦江飯店繼續營業直到二○一七年,證交所則在一九九七年遷到浦東的新辦公樓。如今這座大樓是中國證券博物館。它於二○一八年成立,屬於國家級博物館。在它的鎮館藏品中有一張中國現存的最早的證券──唐山開平礦務局於一八八一年發行的股票。

  不過,我的興趣不是那張老證券,而是博物館那座老建築。不要以為建築越老,我們對它就越了解。上海《上觀新聞》的一篇文章說,博物館大樓是「建於一八四六年的建築,原名禮查飯店」。博物館的簡介則說這座大樓「建成於一八九○年代至一九二○年代」。按前一個說法來算,大樓明年就一百八十歲了。但按後一個說法來算,大樓的年齡約一百至一百三十歲。

  上述兩個說法,哪個更準確?儘管博物館的主題是證券史,但建築的歷史也不可馬虎。只有知道正確的建造年份,我們才能正確地評價建築的歷史和文化價值。

  禮查飯店是上海第一家英式旅館,創辦人是禮查(Peter Richards)。他是中英《南京條約》後第一批來上海落戶的英籍商人。他的生意涵蓋進出口貿易、航運、餐飲、食品供應等等,並在一八四六年創辦了禮查飯店。從一八四六年至一九五三年,飯店的業權多次易手,先後換過十來個東家。儘管飯店的主人換了又換,但飯店的中文名一直沿用「禮查」。

  一九五四年,飯店停業,被上海市人民政府接管,改為外貿公司的辦公樓。一九五九年,飯店恢復營業,易名為「浦江飯店」,直到二○一七年停業。所以,飯店的歷史可分為禮查飯店和浦江飯店兩個階段。前者的歷史是從一八四六年至一九五三年,總計一百零七年;後者的歷史是從一九五九年至二○一七年,共計五十八年。

  現在我們再來看建築的歷史。一個常見的問題是,人們會把飯店的歷史與飯店建築的歷史混為一談。事實上,禮查飯店幾經重建和擴建,第一代的建築早已拆除,現在人們看到的這座五層的大樓是第四代,建於一九○八年至一九一○年。所以,大樓的歷史從一九一○年至今,共計一百一十五年。那是中國近現代史上波瀾起伏的一百年。

  這座號稱「遠東最大、最好和最現代化的飯店」出現在歷史的轉折時期。那時,大清面對着王朝的末日,而大英帝國處於盛世的尾聲。飯店大樓反映了英國建築在上海的影響。建築師採用了當時盛行的愛德華巴洛克風格。不過,大樓尚未建成,英王愛德華七世就嗚呼了。

  當年它是上海數一數二的豪華飯店。讓我感到奇怪是,飯店在黃埔路、大名路和金山路的三個立面很不協調。它們是不同的風格、不同的結構、不同的標準……總之,不像是同一座大樓的三個面,而像是不同時期建造的三座樓。建築師會故意設計成這樣嗎?我認為不會。那麼是什麼原因造成這種情況?

  在初步研究的基礎上我有一個猜測:飯店在重建過程中,可能在財務上遇到突發的情況,因而未能按照建築師的原設計方案建造。我在史料中發現,飯店建造的時間恰是上海「橡皮股災」發生的時候。那場股災引發股市崩盤,導致多家銀行倒閉,造成嚴重的經濟危機。如此巨大的衝擊勢必影響飯店的工程。雪上加霜的是,飯店總經理私吞巨款,捲財跑路了。大樓的竣工日期比預定的時間延遲十六個月。

  因此,這有一種可能性:飯店的董事會面對巨款失竊、工程延期、融資困難等諸多問題造成的財務壓力,不得不壓縮建築規模,未能按照原設計完成全部重建工程。事實上,人們看到的禮查飯店是舊樓與新樓並存的樣子。對於建築師,這是遺憾。對於歷史,這是真實的寫照。

  老建築像是一個祖傳的藏寶箱,隨手揀出一個物件都連着歷史。二○○七年我和家人去浦江飯店時,大堂的服務員身穿蘇格蘭民族式服裝。他說那是飯店的老傳統。我在英國愛丁堡留學時見過穿民族服裝的飯店服務員。於是,我去挖禮查的家史,發現他果然是蘇格蘭人,生於愛丁堡。這麼說來,蘇格蘭飯店的傳統出現在上海便是合情合理了。

  在英式飯店中見到服務員穿英式服裝,這不出奇。然而,當旅行作家霍爾(Mary Hall)在二十世紀初來到禮查飯店時,讓她好奇的是,在這家貌似倫敦或紐約的飯店中,服務員穿着中式制服:藍大褂、白馬甲、白襪和黑布鞋。其實,飯店服裝史也是一個有意義的的文化研究課題。

  中國證券博物館是歷史建築保育活化、角色轉型的好例子。一座老建築能成為「黃金屋」,不是因為王導的鏡頭能點石成金,而是因為建築自身的歷史和文化價值有很高的含金量。它的時代特色,不但不會隨時間的流逝而從人們的視線中消失,反而會愈加引人注目。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