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教界政界出書揭示「假本土」

時間:2017-05-05 03:15:11來源:大公網

  圖:18位香港知名學者、傳媒工作者及教育界、政界人士合著《我們是香港真本土》一書,就「本土」提出明確定義\大公報記者 文軒攝

  【大公報訊】記者龔學鳴報道:近年激進反對派藉「本土」之名宣揚「港獨」怪象氾濫,18位香港知名學者、傳媒工作者及教育界、政界人士合著《我們是香港真本土》一書,為「本土」正名。

  作者之一的教育評議會主席何漢權在昨日的新書發布會上,就「本土」給出明確定義:「一定要有香港情懷、國家觀念、世界視野,這才叫做香港『真本土』。」

  該書作者包括行政會議成員李國章、「蘭桂坊之父」盛智文、科技大學經濟學系教授雷鼎鳴、專欄作家屈穎妍、教評會副主席何漢權等。

  「真本土」是建設非破壞

  雷鼎鳴批評「本土派」人士是「假本土」,認為「真本土」應是建設香港,而非破壞,社會上打着「本土」旗號的人士只是以「本土」掩飾民粹主義和排外思潮,「民粹主義者在每個經濟發達地區都有,這些人的特徵是排外、反精英,這是一種病態。」

  作者之一、專欄作家潘麗瓊表示,「本土」只是「港獨」主張的「中轉站」,因「本土」一詞「聽落無害」,故利用「本土」為論述。

  她質疑所謂「本土」行動或人士「戀殖」及「反中崇日」,例如青年新政梁頌恆和游蕙禎於立法會宣誓時提及「支那」、香港眾志秘書長黃之鋒到英美「求助」等,「究竟這些算不算『本土』呢?」

  另一作者、民主思路召集人湯家驊指,從政的目的是要造福社會。現在的「本土派」從政者,「如果從政的目標對整體香港的利益有損,我認為不如不要從政,做回自己想做的事。」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