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賣旗跑數?樂善堂:誤會

時間:2017-04-30 03:15:13來源:大公網

  圖:傳媒報道稱,收到自稱樂善堂王仲銘中學的學生投訴,指校方會為旗袋量度重量,若不足指定重量,會要求學生繼續賣旗       網上圖片

  賣旗要跑數?賣旗籌款本應是義務工作、行善樂事,但九龍樂善堂昨日舉行的全港賣旗日,有傳媒報道稱,收到自稱樂善堂王仲銘中學的學生投訴,指校方會為旗袋量度重量,若不足指定重量,會要求學生繼續賣旗。九龍樂善堂昨午發出聲明,承認該校有以旗袋重量作為指標之一,以選出「積極參與獎」,但強調絕無要求學生下午繼續賣旗,指有關報道是「無中生有,存在誤會」。

  大公報記者 劉家莉  

  九龍樂善堂稱是次賣旗籌款活動,是為轄下醫療、教育、安老及社會福利服務籌募發展經費,活動約有4000至5000人參加,包括樂善堂屬下中學的學生,以及社會各界義工。

  有報道指,收到自稱樂善堂王仲銘中學的學生匿名投訴,稱校內教師在收集旗袋站駐守,並持有手秤,當同學交還旗袋時,即勾在秤上磅重,聲稱「老師會磅,輕的話就要重賣」。

  強調無要求下午續售旗

  九龍樂善堂昨午發出聲明回應事件,否認規定學生旗袋重量不足而要繼續售旗之說。聲明強調,所有義工參與售旗活動均屬自願性質,樂善堂向每位義工發感謝狀及優惠券。至於樂善堂王仲銘中學,每名參與學生會獲發一份小禮物,校方並設個人及班際獎項,評選標準包括態度、禮貌、投入程度、旗袋重量,每班選出積極參與獎以示鼓勵,強調做法全屬獎勵性質,是賣旗外的額外獎勵。

  九龍樂善堂發言人補充,以往從未量度旗袋的重量,是次事件存在誤會,希望不要影響慈善活動的善意本質。樂善堂將檢視各項獎勵方法,以釋除公眾誤解和疑慮,並希望澄清誤解和不實報道。聲明又指,賣旗活動由昨天早上七時至中午12時半,絕無要求同學於下午繼續售旗,不論義工售旗多寡,不會有任何懲罰。

  何漢權:加指標不是好事

  教育評議會主席兼風采中學校長何漢權認為,賣旗活動是義務工作、慈善性質,並非強迫及帶有任何懲罰性,加上任何指標亦不是好事,例如部分學生只為儲服務時數或爭取獎項等。他認為,學校或慈善機構應鼓勵參加者出於善心,無償地參與義務工作,學生亦應明白賣旗的意義,培養服務他人的精神。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