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網4月26日訊 政府日前與兩電簽訂新一份為期15年的利潤管制協議,首次引入「上網電價」機制。環境局局長黃錦星昨日表示,「上網電價」機制鼓勵私人機構發展可再生能源發電,並把電力以較正常高的價格售予兩電,有助縮短太陽能發電的回報期至十年,從而推動社區發電。
黃錦星稱,現時太陽能發電的回報期長達數十年,難以吸引私人機構發展,期望以電價一倍或更高價格買電,令回本期縮短至十年。他相信村屋、私人大廈、學校等場所都適合進行太陽能發電。至於因此額外產生的電價成本,他希望由市場分擔,政府暫不計劃補貼。
另外,黃錦星就再解釋,前日指兩電的准許回報率由9.99%降至8%,電費可下調5%,是基於只考慮下調回報率的情況,但實際上仍要視乎新機組投資、燃料費變化的其他成本。對於有學者指新協議實施初年電價會較平穩,隨後發電機組陸續退役,投資增加令電費有上漲壓力,他認為有關的評論合理。但未有未有評估新協議實施後能減多少電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