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訊】旺角朗豪坊扶手電梯事故造成18人受傷,機電工程署初步調查發現,斷裂的「驅動鏈」有金屬疲勞,而安全裝置一條彈簧被積聚的潤滑油脂鎖住,未能啟動,當中或涉及人為失誤。機電工程署正就事故進行調查,料五月底有結果。 立法會發展事務委員會昨日就上月底旺角朗豪坊扶手電梯意外,召開特別會議。機電署助理署長彭耀雄稱,意外涉及牽動梯級驅動鏈斷裂、安全裝置失效,是極為罕有、在香港無先例的「雙重故障」。事發後已要求朗豪坊電梯承辦商奧的斯檢查旗下約1700部自動梯,截至18日已完成894部,暫未發現異常,奧的斯已承諾於四月內完成檢查。署方將循三個方向調查意外原因,包括電梯保養維修是否合規格,以及驅動鏈斷裂與安全裝置失效的原因。署方會為驅動鏈作詳細材料分析,並將安全裝置中的油脂送往海外化驗,預計五月底完成調查。
在會上,多名議員關注電梯例行檢查是否恰當,亦有議員質疑,檢驗電梯或升降機人手不足,每名技工一日內要檢查多部升降機或電梯,只能倉促檢測。
機電署署長陳帆回應時透露,安全裝置的構造物料其實並不需要加潤滑油,但裝置中卻發現油脂。他不排除涉人為犯錯的可能性,惟在未完成調查前不想作過多揣測。
他又說,現階段不排除維修工作出問題,署方會審視工作紀錄調查原因所在,署方亦規定所有前線人員每日最多只能檢查六台電梯。
陳續指,署方去年巡查自動梯及升降機逾萬次,過去三年每年接獲約1600宗有關自動梯的須呈報事故,當中只有四宗是機件故障所致,99.8%與機件無關,而是乘客不小心、或有細小物件留在梯級與疏齒板間所致,強調香港扶手梯安全表現良好。
陳帆又指出,市民搭扶手電梯時的「左行右企」習慣會造成電梯損耗,呼籲市民要「企定定,握扶手」,以減少不必要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