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瑪嘉烈護士疏忽「輸錯血」

時間:2017-04-07 03:15:19來源:大公網

  圖:瑪嘉烈醫院管理層昨天向公眾交代「輸錯血」事故經過\大公報記者湯淩琰攝

  瑪嘉烈醫院發生「輸錯血」事故,一名年資不足兩年的護士因疏忽,無仔細核對病人手帶資料,誤將O+型血輸給一名毋須輸血的70歲男病人,輸血期間被另一護士發現,被輸錯血病人幸好本身血型是「萬能受血」的AB型,且輸入量不超過五毫升,經檢查確定無出現溶血反應。瑪嘉烈醫院行政總監董秀英表示,涉事護士已經休假,院方已向家屬交代並表示深切歉意。院方將於八星期內完成調查報告。\大公報記者 湯淩琰 張琪

  一名63歲患末期腎衰竭、需接受腹膜透析治療的男病人,因腹膜炎入住瑪嘉烈醫院內科病房,由於他出現貧血,醫生安排輸血,昨日上午約11時45分,一名資深護師及一名註冊護士經核對資料後,將一包O+型血液輸給他,但兩分鐘後,輸血泵發出警示,註冊護士檢查發現輸血喉管內有約兩厘米的氣泡,於是嘗試移除喉管釋放氣泡,但不果,於是立即暫停輸血。

  幸輸與受俱為「萬能血型」

  該名註冊護士因需為其他病人派藥,於是交由第二位年資約一年多的註冊護士接手,更換新的輸血喉管,惟接手的護士誤將喉管接駁至鄰床一位70歲、同樣患有腹膜炎但不需輸血的男病人,他接受輸血後約五分鐘,原先的註冊護士發現,立即停止輸血,估計當時少於五毫升的O+型血液已輸給病人。院方已透過早期事故通報系統呈報醫院管理局。

  該院行政總監董秀英昨晚交代事件稱,被「輸錯血」的病人經全面檢查後,未發生溶血效應,身體無大礙,而原需輸血的63歲男病人於事後獲重新安排輸血治療,兩人現時均情況穩定。

  瑪嘉烈醫院血液學顧問醫生黃立己稱,被輸錯血的病人幸好本身是AB型血,屬於「萬能受血」型,O型血則是「萬能輸血」型。若是A型血錯誤輸給B型血人士,輸血者會有溶血反應,嚴重可致死亡。他稱院方會認真檢討,避免類似事件再發生。

  董秀英承認,事件中接手的註冊護士在輸血程序上有漏洞,該護士已休假,院方將對其提供心理輔導。該院內科及老人科部門主管羅振邦稱,該名護士年資較淺,事發時無按程序查問病人姓名並確認手帶資料,僅僅以「病人點頭」查核病人身份。院方將提醒前線員工必須嚴格遵守輸血程序,一個月內向年資淺的前線護士額外提供輸血程序培訓,加強督導。

  已輸入少於五毫升血

  香港紅十字會輸血服務中心行政及醫務總監李卓廣接受本報記者查詢時稱,O型血屬百搭血型,當病人亟需輸血而醫護未確定其血型時,均會選擇輸入O型血。他指出,血液含有抗原及與生俱來的抗體,若輸入不相配的血液,即是如受血者血液中的抗體,與所輸血液的抗原不相配,身體會產生急性溶血效應,令血液不能輸送養分及氧氣,甚至引發生命危險。

  血液及血液腫瘤科專科醫生梁憲孫亦稱,今次輸入非相同血型的分量較少,僅少於五毫升,影響不大,但輸入過百毫升不相配的血液則會危及生命。他稱本港極少出現輸錯血事件,建議醫護處理相關事務時應集中精神,避免失誤。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