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網3月31日訊(記者謝進亨報道)都市固體廢物徵費擬最快於2019年下半年度實拖,環保署兩年前數據指出,現時香港每日廚餘於堆填區的棄置量為約3400公噸,佔全港都市固體廢物量近四成。根據署方提交立法會文件顯示,政府為推動工商業界妥善回收及處理廚餘,將試行為49個公眾街市及房委會管理的街市和商場,把其產生的廚餘作源頭分類和收集,為期兩年。
根據初步計劃構思,署方擬把街市和商場的廚餘作源頭分類後,運往將落成的有機資源回收中心第一期處理。為進一步加強收集廚餘的質量,署方會安排承辦商每天在公眾街市和熟食檔,教導檔位經營人如何做好廚餘源頭分類工作,並把廚餘集中後再安排運輸。環保署現正和食環署及房委會商討試驗計劃的相關細節,現估計有關計劃每年所涉及的開支約為3500萬元。
另外,就政府將於2017及2018年間分階段實施廢電器電子產品及玻璃飲料容器兩項強制性生產者責任計劃,當局正興建廢電器電子產品處理及回收設施,連同十年營運費用,合共需資17.28億元。料落成後每年可處理三萬公噸電子器材,當局亦正進行公開招標,以便委聘不多於3個玻璃管理承辦商,為全港各區提供收集和處理玻璃容器的服務,預計最終每年可回收廢玻璃容器共約五萬公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