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房企資金掩至,銳不可當,鐵路上蓋項目再見內房身影。南港島線黃竹坑站首期物業發展,由中國平保(02318)旗下平安不動產資本有限公司,夥路勁基建(01098)組財團,首度奪得發展權,彼此權益各50%。市場估計總投資逾90億元,將來單位平均呎價超過兩萬元。
大公報記者 林志光
過去兩、三年間,內房頻頻殺入本港地產發展市場,其資金之雄厚,非本地發展商能匹敵。剛於前日截標的黃竹坑站首期住宅發展項目,港鐵旋即在不足30小時內揭標,有雄厚實力的中國平保撐腰的平安不動產,橫空出世,夥路勁基建,爆冷殺退本地及近年活躍本港地產市場的一眾內房,包括造地王者的龍光地產,勇奪項目合作發展權。
路勁發言人指出,該公司與平安組成競投項目的小公司,各佔50%,該項目位置優越,擁有良好交通網及景觀,今次彼此均是首次投得鐵路項目發展權,將興建中小型住宅為主。該公司與平安是長期合作夥伴,之前已在花都合作發展天雋峰。
內地調控轉拓港樓市
路勁執行董事單偉彪表示,平安資金實力雄厚,而內地政府對發展商在內地買地投資設了不少限制,這也是他們來港發展的原因之一。
平安不動產今次是首度在港投得土地發展;而路勁以往曾是本港知名建築商,其後以發展內地基建業務為主,近年重歸本港地產市場,去年8月以近10億元投得元朗凹頭住宅地,是首次奪得官地發展。
在政府三大土地供應來源中,官地及市建局項目早已有內房競逐,而一向為本港發展商看重的鐵路上蓋項目,自去年底由華融金控夥高銀金融奪得何文田站首期發展權後,再見內房身影,且更是連續兩次由內房奪得項目。仲量聯行資本市場部區域董事莫凱傑指出,內地樓市有宏觀調控,內地發展商將會繼續在本港尋求發展機會,不介意以高價投地,即使本港大型發展商提價投地,但競投鐵路上蓋項目及市區重建局發展項目,都不敵新晉對手。據該行統計顯示,本港七大發展商去年只投得5幅地,較2012年的10幅顯著減少,反映他們在本地住宅市場影響力逐漸減弱。
平均呎售料超兩萬元
黃竹坑站首期是純住宅發展,中標財團,除負責該期近47億元的補地價外,還要向港鐵出價競爭(俗稱入場費)項目的合作發展權,價高者得。將來項目出售時,35%的賣樓利潤分予港鐵。有消息稱,今次入場費高近30億元,總投資約90至100億元,即平均成本呎價達1.6萬元。萊坊估價及諮詢部主管林浩文估計,項目的開售呎價需約2.2萬元。
該首期項目約提供700至800伙,當中最少180伙的實用面積不得多於538方呎。中標者須為政府興建中度弱智人士宿舍及綜合職業康復服務中心,兩者營運樓面各約6000呎及7040方呎,建成後政府支付最多5245萬元作建築費補償。該期預計2022年落成。